返回

01

创新机制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定州市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纪实

2023年07月25日

□ 通讯员 吕娟

河北法制报记者 刘彬

定州市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统领,以党建带群建,提高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切实提升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源头上夯实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做强基层自治 构筑乡镇治理新模式

定州市整合25个乡镇(街道)综治力量,完善基层乡镇(街道)调解模式。成立乡镇(街道)综治联动队伍,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完善村级网格员队伍,整合乡镇网格员、民调员和辅警等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网格员的哨点作用;用好“五老”和乡贤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人际关系和专业素养方面的优势,着力化解一批跨部门、跨地区的复杂矛盾纠纷和信访疑难案件。

完善制度,推动矛盾调处规范化。定州市委政法委建立综治工作例会机制,严格执行矛盾纠纷日排查、日报告、周汇总、月例会制度,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和化解;严格落实干部包联制度,根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员,逐项落实领导包联责任,增强包联人员责任意识,提高案件的一次性办结率,确保政策解释到位、包联稳控到位,确保不漏管失控。

定州市委政法委将科技支撑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全力推动电信AI功能全覆盖,通过巡查,大大提高处理火灾隐患点位、垃圾点、易采砂点的工作效率;为独居老人安装摄像头,采用视频监护模式,做好独居老人服务。2022年,西城乡南疃村包联村干部视频巡查发现一独居老人在院内摔倒无法动弹,及时帮其联系就医。

做优人民调解 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定州市委政法委以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为目标,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化解与司法调解组织,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25个,村街社区调委会54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8个,个人调解工作室2个,第三方调解委员会、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诉前调解中心各1个,培养调解员2100名。

该市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将有法治思维、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才纳入调解队伍,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经费保障机制,让小调解发挥大作用,一揽子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以会代训,落实人民调解月例会制度,司法所对辖区内专职人民调解员进行法律知识、人民调解技能等培训,近几年来培训达16000余人次。成立土地资源管理、道路交通、城建拆迁、医疗卫生等12个不同行业领域共计18个专业调解委员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兼任调解员,有效增强了调解队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定州市持续加强人民调解、行政化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社会矛盾多发领域延伸。形成了市委政法委领导,乡镇党委牵头,基层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民调组织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模式。2019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8万余件,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到98%。该市先后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和全国“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做实群团组织 探索“网格+妇联”体系

定州市委政法委把清风店镇吴村社区作为试点,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视角积极探索“网格+妇联”工作体系,镇包村干部担任指导员,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妇联主席担任网格长,9个妇联执委担任副网格长,下分89个网格员,每个网格员负责7至15户居民,以此将社区内妇女儿童全部编入网内。

该市还将企业致富带头人、巾帼志愿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老党员等吸纳到妇联组织,有效延伸了妇联工作“手臂”,实现了妇联组织与妇女儿童需求的精准对接。按照“五类标准”掌握各类家庭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如对热情高的党员户及时吸纳,对兴趣特长户认真培养,对家庭困难户重点关注,对信访隐患户及时化解,对普通户实行常态化管理。另外,及时有效整合网格内、网格间与妇女儿童相关的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化解家庭矛盾纠纷是基层妇联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7月12日,在吴村社区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的妇女维权室内,一场调解会正在进行。执委李莹、包联网格员仝欣、当事人围着圆桌,讨论激烈。原来,当事人因一起家庭矛盾未妥善处理,找到了网格员,在网格长的协调下进行调解。社区妇联主席马宁介绍,如今95%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可以在网格员手上得到化解,99%以上的事件可以在基层一线得以解决。据统计,“网格+妇联”工作体系实施以来,吴村社区共处理家庭矛盾纠纷等10余起,办结率100%。

(下转第2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