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3年08月04日
□ 河北法制报记者 安世乔
事由:某小区高层住户供水不足,业主与物业公司协商未果。交办人:大名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起;承办单位:司法所、宋都社区;反馈意见:与有关部门沟通对加压设备进行更换,群众满意。这是记者在大名县大名镇看到的一份交办事项的反馈单。“政法委员统筹,相关部门合力解决,矛盾得以化解。”李起说。政法委员统筹基层政法力量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这是大名县充分发挥政法委员作用加强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党管政法工作向基层延伸,2019年1月,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乡镇(街道)党组织配备政法委员,在乡镇(街道)党组织领导和县级党委政法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如何进一步统筹整合基层政法力量和各驻乡镇派出机构服务职能向村级延伸,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名县委政法委不断探索。今年5月,该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政法委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乡镇政法委员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探索实施乡镇政法委员统筹协调机制,打破壁垒、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形成平安联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的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治理新格局。
统筹基层政法力量,难事共商疑事共解
5月12日,大街镇政法工作例会上,大家说起大桂村村民占用田间路的事。这事还得从30年前说起,当时同一个组的村民伙用一眼机井。机井位于一个村民的承包地里,有关部门依据占地面积为其减免了税费。后来,大家的承包地都不用交税费了,这个村民觉得应得到另外的补偿,就占用了田间路。见他占,别人也跟着占,导致大田深处的承包户无法出入,因此发生纠纷。村委会从中调解,但因涉及户数多,没有达成协议。例会上,各部门分析矛盾的根源,研究解决方式,决定由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一起做工作。最后纠纷解决,村民们都满意。
在大名县,各乡镇每月由政法委员牵头至少召开一次政法工作例会已成制度。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以及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参会,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问题、矛盾隐患研判会商,共同商议方案,集中调配力量解决。
“以前各个基层站所,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出现问题后就交上级主管部门,造成问题上行。现在基层政法力量难事共商疑事共解,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旧治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叶新战说。
大事召开例会解决,小事部门协调解决。旧治乡豆腐营的贾某和王某是地邻,贾某怀疑王某多占了自家的耕地,两家经常吵架。贾某找村干部处理,又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到乡里来反映。叶新战经过分析,交由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村干部共同调解。大家现场对耕地进行了丈量,贾某心服口服,双方消除了误会。
“各部门共同分析研判上月矛盾纠纷的根源、规律及走向,对有可能制造事端的苗头,纳入公安治安防范范围,及时消除隐患。”旧治乡派出所所长张敬科说。李六七牌村村民薛某与马某两家因宅基纠纷经常发生争执,甚至肢体冲突。为有效预防案件发生,化解矛盾纠纷,派出所和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调解,从根源上消除了两家的芥蒂。
“对于苗头问题,大家及时沟通,防患于未然。”大街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闫保民说。前不久,根据派出所的案例预警,大街镇由政法委员牵头,组织各村进行反诈宣传,取得很好的效果。
“既分工又协作,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形成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真正把矛盾纠纷吸附化解在乡镇。”大名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少锋说。
交办督办帮办,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
今年6月,大名镇一住宅楼顶楼漏水,居民与物业发生矛盾。李起了解原委后,填写交办卡交由司法所进行调解。司法所和调委会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多方做工作,住宅楼得以维修,群众交口称赞。
一张小小的交办卡,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站式”解决。“一些群众办事不知道找哪个部门,政法委员发挥协调作用,根据群众反映事项分类交办,交办督办帮办,直到问题解决。”李起说。
在大街镇,党委政府除了将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基层政法“两所一庭”纳入统筹协调外,又将民政所、综合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分局等加入进来。
村民桂某身患重病,家庭生活困难。今年5月,他来镇里办理医疗救助事宜。闫保民了解情况后交由综合服务中心办理。半个月的期限到了,没有收到反馈,闫保民电话打过去,得知相关新救助政策下个月才能下发。闫保民说:“事出有因,可以延期。但必须如期给群众一个答复。”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