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

三端发力 息诉止争

——吴桥县人民法院“解纷吴优”融入基层治理工作扫描

2023年08月10日

□ 河北法制报记者 陈兆扬

通讯员 付龙 王鹏

开展诉源治理,创新多元解纷,打造“解纷吴优”品牌,并将“解纷吴优”品牌递进融入到基层治理、诉非衔接、执法办案三个层面,在矛盾纠纷前端、中端、末端三端发力,用心、用情、用力让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近年来,吴桥县人民法院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枫桥经验”,时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力打造地方诉源治理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院“打造‘解纷吴优’品牌,助推法治沧州建设”获评“优秀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并获沧州市“十大法治成果”。2022年,吴桥县法院获评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前端 解纷于萌芽

前不久,在吴桥县承包建筑工程的卢某拖欠了农民工刘某等人工资,刘某便拨通了12368热线咨询。县法院接线员得知刘某是本县岳庄村户籍后,便告诉他:“法院在岳庄村村委会设有法官工作站,我将情况转过去,法官会在一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第二天,法官张璇璇便将卢某和刘某约到法官工作站,给双方释法明理做工作。张璇璇告知卢某,逃避债务,不仅损害对方利益,还破坏自己的社会诚信,可能还会承担“信誉”拉黑、行为受限、司法拘留等法律后果。卢某袒露心声说,他也不想欠钱,是因为工程款还没拿到,才拖欠了农民工的工资。在张璇璇的耐心引导下,刘某同意宽限卢某3个月时间,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这是该院利用法官工作站成功化解纠纷于萌芽的一个片段。

2021年以来,该院为切实从源头减少诉讼案件,在诉源治理前端,依托“法官联系人”机制,广泛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三进”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该院在一乡(镇)一工作站的基础上,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涉物业、旅游、金融、企业等7个具有本地特色的法官工作站。

工作中,该院着力把法官工作站打造成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的“桥头堡”、老百姓家门口的“便民所”。两年多来,工作站法官入村进户,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诉前化解,时刻把法律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百姓炕头、群众心头,让解纷更接地气、零距离、心贴心。“百姓说事,法官说法”,确保矛盾见之于早、防之于小、化解消化在萌芽和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中端 止争于诉前

在诉源治理中端,吴桥县法院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力量调解等联动工作体系,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形成内外联动、上下协同、有序衔接的多元化解纠纷格局。

该院积极与县工商联、妇联、杂技行业协会、物业行业协会、金融办对接,建立涉企纠纷、婚姻家庭、杂技产业、社区物业、金融借贷5个类型调解组织,将纠纷分流给专业化调解组织,提升解纷专业化水平;联合乡镇村社,邀请273名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加入基层解纷队伍,形成法官、“法律明白人”、乡镇干部、网格员、村“两委”成员组成的五合一调解网络体系,尽快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

为实现由“坐堂审案”变为“圆桌谈心”,该院成立了“家、孝、和”主题调解室,用传统文化缓和关系、诉前解纷、传递温情。对接、指导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截至目前,该院已指导调解中心诉前化解金融纠纷5076件。

(下转第2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