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

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纵深推进多元解纷

——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推动诉源治理工作纪实

2023年08月14日

□ 河北法制报记者 任俊颖

8月10日下午,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召开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诉源治理各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夯实责任,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向纵深开展。

近年来,裕华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能动司法贯穿工作始终,不断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探索形成了以1个诉调对接中心、7个特色调解室、10个法官工作站协同发力的“‘1+7+10’多元解纷体系”,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宣传”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打造抓前端、治未病的诉源治理和社会治理品牌。

纵向到底,服务多元需求,找准诉源治理上下联动最优“路线图”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裕华法院将内部优质司法资源与社会解纷力量有机结合,持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推动多元解纷体系从“1+7+10”向“1+7+10+115”转变,前移纠纷预防关口,重构矛盾纠纷前端解决格局。

做好“三个对接”。该院以法官工作站为“桥头堡”,实现法官工作站与10个乡镇、街道有效对接。院领导包联镇(办),选派10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层领导对接镇(办)法官工作站,与镇(办)书记、政法委员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遇到的法律问题,并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司法建议,积极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实现法官工作站与基层治理单位紧密对接。拓宽社会治理思路,构建联动治理体系,打造“法官工作站+综治中心”“法官工作站+司法所”“法官工作站+派出所”等共治格局,努力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实现法官工作站与辖区内社区紧密对接。在115个社区设置法官工作站便民联络点,公开指导法官及特邀调解员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畅通联络渠道。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定期走访,参加社区重大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协助优化网格治理功能,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做强“两支队伍”。一支是优秀的法官和法官助理队伍。在思想意识上,要求法官和法官助理树立全局意识,加强担当作为,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主动把审判工作置于全区的工作之中,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中,整合多方力量,充分发挥多元主体智慧,推动诉源治理中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实质化解。在业务水平上,落实好案-件比、案-访比、平均结案时间等反映纠纷实质性化解的审判质量指标,通过发改案件讲评会、专业法官会、庭审观摩、法官沙龙等方式,做强审判质量,减少衍生纠纷。另一支是优秀特邀调解员队伍。聚焦特邀调解员队伍“如何扩充、如何管理、如何提升”三大问题,严格特邀调解员选任程序和条件,从退休法官、卸任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及镇(办)和司法所推荐人员中择优选聘。编写《调解工作指南》《案例汇编》,邀请员额法官、资深律师、优秀调解员等,围绕常见纠纷调解技巧等对调解员专题培训,规范调解行为;选取常见案件类型,组织特邀调解员旁听庭审,鼓励其学中练、练中学;建立科学奖惩机制,对特邀调解员实施“基本补贴+以案定补”,年终选树“明星调解员”,(下转第2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