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冬红
一
这三朵铁皮石斛花像三只落在枝头上歇息的玉蝴蝶。我上网搜索获知,石斛花的花期最长不过10天,可这三朵铁皮石斛花开了整整两个月。要知道,这根枝条是我不慎撞断了后又接上的,它让我想起之前采访过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民警—— 邯郸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反扒中队民警肖金良 。2020年8月6日,肖金良因病去世,享年57岁。他曾荣获个人一等功一次,2009年被评为邯郸市“十大新闻人物”。
第一次采访他,是在2009年。那年9月,他所在的警队加大了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目标是捣毁一个危害极大的系列盗销电动车(自行车)犯罪团伙。一天下午5点多,获悉团伙的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后,他与战友迅速驱车往现场赶,按照事先分工,由他去查看嫌疑人的具体位置,然后与后援人员一起抓捕。没想到查看过程中,嫌疑人突然向他迎面走来,身旁还有一女子跟着。为了不贻误战机,他只身冲向了嫌疑人,就在那刻,嫌疑人抽出揣在裤兜里的匕首,刺向了他的右腹,然后抢了一辆没有熄火的出租车逃跑,他忍着钻心的疼痛直到昏倒,手却一直死死钳住那名女子的胳膊不放。在急救室昏迷的他,嘴里还一直念叨着:“有刀……快抓,晚了就跑了……”正是根据那名女子提供的线索,他的战友们最终抓住了嫌疑人。由于抢救及时,他从死亡线被拽了回来,但肝部留下难以愈合的刀伤。
当家人为他感到后怕时,不等身体痊愈的他,又选择回到了第一线。他到了派出所,而后又到了警务站,但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是战友们看齐的对象。2013年,分局局长“钦点”他做公交车上的反扒工作,他没有二话立刻奔赴工作岗位。那是一份起早贪黑的工作,因为扒手是流窜作案且作案时间不固定,为此他改变了工作时间,随时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那也是一份必须沉静下来才能做好的工作,假如提前暴露了身份,或者没有抓到行窃现行,很容易前功尽弃。历经三个春夏秋冬,在他和战友们起早贪黑的努力下,公交车扒窃案发案数直线降低,由一年1300起下降到一年130起。
二
我不小心撞断了石斛花的枝条,顺势就剪掉石斛老条,足有一把,顺手就插到一个花瓶中。一周后,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一根老条长出了很多嫩绿的芽,我抽出老条,发现原来是受伤的那根,那一刻我再一次感叹生命的顽强,时间长了,受伤的老条上竟然开出了三朵花。就在我那三朵石斛开至鲜艳时,单位派我去采访他,对于从事宣传工作多年的我来说,同一个人物采访两次,是第一回。
采访中我得知,去年8月份单位组织民警体检,医生告知他最好再复查一次,说他肝上有问题。他一笑说没事,定是那一年留下的刀疤痕。他的疏忽,放任了乘虚而入的病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的岗位换到了火车站出站口。多年的实战经验,让他练就了鹰一般冷峻犀利的眼神。那晚他同以往一样,提前半小时到岗,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套上鞋套,站在冷风倒灌的出站口。夜间11点22分,广播提示有火车即将到站,他站在出站口,迎接陆续向出站口走来的旅客,他先是发现两名没带身份证的旅客,两人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发,接着又发现另外30多人没带身份证,也跟之前两人一样从同一个城市出发,后来才知道这些人原本是到那里打工的,因为疫情期间住宿问题无法解决才选择买票离开那里,但又不愿回乡,才坐上了这趟火车来到了他所在的城市。他对这些旅客讲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讲个人防控的利害关系,最终将34名外省旅客送上回乡的火车。
今年4月中旬,他感到浑身乏力、恶心、腹部肿胀,不曾将身体的不适与体检结果关联的他,还对妻子说,自己真老了,干点活身体吃不消了。妻子劝他请假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说自己请假,会打乱排班秩序,影响同事的工作安排。他靠吃止痛药缓解了病痛,又去了位于检查站的工作岗位,那里是环京“护城河”安保的重要位置,容不得半点马虎。
那一天是5月30日,战友看他脸色不好,劝他早点回去,他一直等到接班的民警来后才去了医院。这一次医生留住了他,他的肝部发现了拳头大的肿瘤,并已向肺部转移。
采访至此,关于他的故事似乎已经停滞,而他的形象在我面前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老民警,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细细体味,那根植于他内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已足以让人感动。
两个月后,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最后两个月,他是怎样度过的?我很想知道,但又多么不忍!
三
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发起了向他学习的决定,学习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学习他以无私无畏的精神,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忠诚,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检查站执勤的127天中,忍受着病魔的折磨,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气,为这座城市把好“入城关”的责任感。
那天,他的儿子对我说:“姑,我爸没有去世,他哪里舍得撇下他热爱的警察事业啊!也许他的名字不会被许多人知道,但他的守护,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平安,于他,是一份骄傲吧。”
一日,我把那个受伤石斛长出的新枝条,栽到一个很小的紫砂盆中。突然想起了一首无名诗的两句:去年得此多生意,今日苗茎好几枝。更有芬芳含蓓蕾,恰如逸士气昂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