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0年11月04日
第08版:人文检察

“掌上培训”开启“移动课堂”

——保定市满城区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小记

□ 杨晴

“‘居住权’首次写入民法典,为弱势群体居有定所、老有所养提供了保障,意义深远。”“那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解决一些老赖借‘居住权’逃避债务的问题呢?”“可以在房屋抵押、拍卖中打好补丁……”10月28日,一场关于“居住权”的讨论在保定市满城区人民检察院“满城检察”工作群中展开。该院不断探索“掌上培训”新形式,根据干警实际需求设计培训课程,吸引干警利用零碎时间开展业务学习。

院党组经过研究,初步通过了利用微信群进行教育培训的方案,并于2019年9月开始实行。政治部专人负责日常课题的发布,安排党课课程,政治部主任对干警的党课讲稿把关,确保质量。同时,党组书记、检察长何俊乔要求,领导班子要带头参与,带头讲党课,要对干警参与情况进行量化,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院已形成较完整的微信培训体系,每日一知识,每周一测试,每年一考核。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该院在“满城检察”微信工作群中每日发一期党史小知识。每周选取党史、法律、政治理论等内容,进行微信测试答题,在微信群中发布五道简短的测试题,进行抢答,先答对的可获得奖励。

每年12月中旬,在年底考核前,该院对全体干警进行教育培训科目的理论闭卷测试,由检察长出题并监考,成绩全院公开,考核成绩实行“三挂钩”,即与年终一次性绩效奖金挂钩、与立功受奖挂钩、与职级晋升挂钩。考核机制的建立,倒逼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提升,实现了“参训更积极、学习更见效”的良性循环。

该院鼓励干警畅所欲言,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每次党课后、测试后,大家都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交流体会,遇到不懂的难题,大家也可以发到微信群中,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以交流讨论促进学习。

为了让全院干警充分展现才干,既能在培训中受到教育,又能得到锻炼,该院党组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了“微信党课大家讲”的活动,让讲党课不再是支部书记的“专属”。检察院鼓励干警以微视频、微文章等形式进行讲授,既方便传播,又便于观看,将教育模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第二检察部干警曾就民法典修订内容进行解读授课,做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目前,该院已在微信群中开展党课教育3次。一场场党课来源于干警们的自身感触、工作生活,他们带着感情,冒着“热气”,入情入理、提神鼓劲,讲出了真感情,做到了入脑入心。

微信培训的方式灵活机动,既不需要挤占太多的业务工作时间,又能方便大家学习交流,因工作需要无法参加集中学习的干警,可以通过掌上、指尖的课程自行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了教育培训的及时性、新颖性、有效性,变厚重为灵巧,更好地把干警团结起来。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04 ——保定市满城区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小记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4855.html 1 “掌上培训”开启“移动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