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国雷
今年以来,涉县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多举措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经过全体干警不懈努力和攻坚克难,执行工作更加规范,执行管理更加有效,核心指标处在全省先进行列。截至10月,该院共收案1513件,结案1250件,结案率为82.6%,法定审限内执结率为94.38%,终本案件合格率为100%,“3+1”核心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完善机制 强化保障
涉县法院将执行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党组会和干警座谈会专题研究执行工作,就存在的问题逐项开展调研,群策群力,在摸索中推进执行模式、机制的改革创新。涉县法院从审判部门抽调年轻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充实到执行局,同时注重干警日常业务培训和管理,达到干中学、学中干的良好效果。院党组对执行的办案质效一月一调度,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干警限期整改。
为推动执行工作持续、健康运行,涉县法院注重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了《涉县法院执行工作流程规定》等文件,对申请立案、线上线下查控、执行实施、案件终本、司法拍卖、结案归档等执行各个节点,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严格强制措施的运用。同时,他们加大执行信访案件攻坚力度,着眼于预防,着重于化解,确保执行实效。
团队合作 提升质效
涉县法院积极创新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执行的工作活力。他们打破传统一人包案到底的模式,以1个执行指挥中心为大脑,以3个实施团队为载体,将执行工作分为前段、后段,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集约化运行,提高执行效率。
在执行案件前段,该院成立执行立案窗口,对执行案件严格把关。执行立案后,执行指挥中心发挥信息化优势,集中开展执行文书送达、财产线索查控、财产冻结等事务性工作,缩短办案平均用时,提高了执行效率。在执行后段,实施团队进行精细化处理,对有财产案件进行司法拍卖、资金扣划等,对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采取拘留、追究拒执罪等措施。通过前后段的分工,执行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结案平均用时从去年的130天缩短到了现在的88天。
10月,该院开展了一次执行攻坚行动,顺利执结杨某珍、杨某山叔侄俩长达8年的相邻纠纷妨碍建房案。攻坚执行当天,涉县法院出动干警42名,分为执行实施组、现场警戒组、安全保障组。执行现场,执行干警冲破被执行人的阻挠,帮助申请人搬运钢筋、模板……在雨中工作6个小时后,他们帮申请人将房屋建成,以强硬的工作作风执结了这件“骨头案”。
因案施策 攻坚执行
涉县法院因案施策精准发力,全力开展执行攻坚专项行动。他们常态化开展凌晨拘传搜查行动,截至目前共拘传失信被执行人95人,搜查32次,执结了32件长期不能执结的案件,标的达300余万元;利用法院微信公众号、政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定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以社会压力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今年以来共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2301人,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032人,发布悬赏公告220人,8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履行了义务。
8月份,针对网拍和以物抵债房屋不交付现象,涉县法院集中力量开展了“腾房周”专项行动,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证人员监督见证执行,攻克“腾退难”。针对晋某某等5人拒不腾退房屋的具体情况,执行干警提前制定了不同执行方案,出动干警24人,利用两天时间,腾空了4套拒不交付的商品房,形成了“执结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此外,涉县法院还成立宣传报道小组,定期发布执行专刊,加强与媒体沟通,刊播执行中的经典案例、感人事迹,以宣传形式让群众了解执行工作、支持执行工作,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