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峥
我会做饭,十多岁就会了。
小时候的夏天,白天很长很长,爸爸、妈妈一个在工地、一个在农田,他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每到傍晚,我笨手笨脚地做完饭后,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大门口,等着爸妈回家吃饭。
妈妈至今还记得,有一次,我把稀饭做成了干巴巴的大米饭,炒茄子还忘了放盐。我曾问妈妈,看到锅里的大米饭、吃着没有放盐的炒茄子真的没有生气吗?妈妈笑着叹了口气说,嗨,回到家能吃上现成的饭菜已经很好了,高兴还来不及,哪还顾得上生气。现在的我已然到了与当时的父母相仿的年纪,才渐渐懂得为生计奔波一天后回到家,有盏亮着的灯、有碗热乎乎的饭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幸福。
我长大后,外出求学,外地工作,留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每回老家,都是爸妈站在门口等我,家里热腾腾的饭菜已上桌,包好的饺子准时下锅,就像小时候我坐在门口等他们回家吃饭的样子,只不过现在已经轮换了角色。
成家后,先生的工作单位没有在市区,也不是每天都能回家,我也会等他回家吃饭,就像小时候等爸妈回家一样。凡事最怕“用心”二字,加上各种美食APP的辅助,我的厨艺突飞猛进,各种家常菜已不在话下,甚至可以给自己的饭菜起个响亮的名字——“顾氏私房菜”。上汤娃娃菜、红烧鸡爪、辣椒鸡块、孜然羊肉、红烧金鲳鱼、清蒸龙利鱼,都是我的招牌菜。作为一个山东人,面食是我的保留“曲目”。我和先生,一个和面,一个调馅,各种包子、饺子、馅饼让我们的主食不再单调。
我愿意做饭,先生也愿意回家吃饭,一年到头,他甚少有饭局应酬。每每我尝试做了新样式的饭菜,他必然赞不绝口,是“顾氏私房菜”的忠实食客。曾经我跟先生一起去南方旅游。南方城市食物精巧细致,初尝新鲜,但几顿下来,却觉索然无味,无比想念家里的味道。旅行结束回家,焖了米饭,做了西红柿炒鸡蛋、干煸豆角,我和先生吃得酣畅淋漓、盘干碗净。任何味道,都抵不过家里的一盘家常菜。
我和先生的老家都在外地,在市里几乎没有亲朋好友,家里冷冷清清,很少有来客。后来,我的厨艺终于能上得台面了,“顾氏私房菜”的菜单也不断丰富,我便偶尔邀请三五同事好友来家里吃饭。我们围坐在餐桌前,聊聊工作、话话家常,饭后再来一壶热茶,那种轻松惬意与餐馆中的聚会吃饭截然不同。
如今,做饭成了我解压放松的一种途径。厨房里锅碗瓢盆、筷勺刀叉,碰撞起来犹如进行曲一般,烟火气十足,是生活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是一起看过繁花后享受平淡的笃定。
万千滋味,比不过清粥一碗;万千宠爱,邀你回家吃饭。
(作者单位 :沧州市新华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