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0年11月09日
第06版:检察天地

青春献检察 丹心映检徽

□ 解晓冰

十年前,我成为检察战线上一名新兵。

我第一次承办的是一起涉嫌放火罪批捕案。第一次讯问嫌疑人,紧张又兴奋,我给自己打气:“案件很清楚,加油,没问题!”不料嫌疑人却翻了供,我开始慌了,首战失利。备受打击的我灰溜溜地回到院里,走进大门,看着耸立的办公大楼,我想:“我的初心不就是为正义而战吗?”回到办公室,我摘下检徽,放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在灯光的照射下,它闪烁着光芒,像是在给我鼓劲儿。我的心平静下来,重新开始研究案件。我发现案发现场小东屋里情况不明确,于是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民警,一起到案发现场查验,详细询问被害人,查看当天气象资料,核实现场勘验笔录。通过现场查看和详细询问,我心里十分确定:嫌疑人在说谎!再次讯问时,我依然有点紧张,摸着胸前的检徽,我感受到无限的力量,我告诉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面对嫌疑人的狡辩,我抛出了一连串的反问,在一系列不可争辩的事实面前,嫌疑人低头认罪,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让我对检察职业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越来越坚定;身边同事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激发了我强烈的使命感;检察工作带给我的成长经历和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照耀我不断前行,督促我不断成长。十年间,我和同事依法严惩各类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但同时,我们也依法遵循谦抑性司法理念,依法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在这种司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成功避免了一起涉案百万元的错案。

在承办一起涉嫌诈骗100万元的批捕案件时,我发现,本案既有借条,又有2个连带担保人,可能会涉及经济纠纷。于是立即向公安机关发出补查提纲,补查的证据有100多张现场照片。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现场照片,我有一丝不耐烦的情绪,可是一抬头,检徽再次映入眼帘,它似乎总能读懂我的内心,总会适时给我鼓励。在这个小小的检徽上,承载的是国家、社会的公平正义啊!我再次埋头察看现场照片,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发现有一张照片上有法院近期的封条。我立即联系办案民警调查取证,发现该案已在法院民事审判终结,认定的是民事借贷纠纷,并已进入执行程序。结合嫌疑人借钱办厂子,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归还贷款,主观上并没有诈骗的故意这一事实,综合全案情况,院里对本案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成功避免了一起错案。

十年,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我来说,足以从刚刚入行的新人长成为经验丰富的检察人员。我仍然记得,十年前的那一天,我第一次拿到检徽,小心翼翼地将它别在离心脏最近的位置,从此,我与它共同经历、共同见证、共同成长。它陪伴着我严格审慎地把握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适时捕捉细致之处;它体会着我每一次情感变化,严肃紧张或是淡定从容。如今,我已不在办案一线,但蓬勃发展的检察事业中,仍有无数个和我有着同样情怀的检察干警,用忠诚捍卫国法国威,铭记总书记教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作者单位:衡水市桃城区检察院)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09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5113.html 1 青春献检察 丹心映检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