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0年11月09日
第06版:检察天地

武强县检察院创新普法形式

用检察担当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河北法制报讯 (马妍妍)武强县检察院“小未姐”团队自创建以来,勇当普法先锋,先后走进东孙庄镇召什小学、豆村乡明德小学等20余所学校,给孩子们送去形式多样的“法治大餐”,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小未姐”是2018年武强县检察院创建的一个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团队。创立以来,“小未姐”团队结合沙盘心理测评,通过开展法治“悦读”、参观县内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入户普及等方式,推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空中录播大讲堂。为了扩大法治宣传范围,“小未姐”团队创新授课方式,采用“校内同步录播+空中课堂”新形式,让府兴小学师生观看同步直播,同时利用“空中课堂”与孙庄学校班级互动,实现了两校学生同时在线学习,班级覆盖面广,受众人数多,为孩子安全成长筑牢了坚强防线。今后,该院将会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不断创新授课形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板凳上的小课堂。为进一步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普法教育,“小未姐”团队的检察官走进北代村,与留守儿童一起分享法治“悦读”。“如果你们独自一人在家时,遇到有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孩子们坐在小板凳上,围着检察官姐姐,听她讲述不一样的法治故事。孩子们你争我抢,站起来积极互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他们学法、懂法、用法,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检察官们义不容辞。

走街串巷的法律服务。为了充分发挥检察监督与服务职能,该院选派20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观念好的检察人员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深入全县40个村开展法律服务工作。进行法律宣传,询问司法需求,受理法律咨询,将检察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同时结合检察职能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助推法治乡村建设。通过电话咨询、现场答疑、入户走访等形式,共帮助村民解决关于土地矛盾、邻里纠纷、婚姻问题等20余件,真正实现了检察干警走进村,法律服务送进门。

司法救助暖人心。“你可以去上学了,高兴么?”听完这句话,女孩的眼中闪着泪花。该院未检部门办理了一起三名犯罪嫌疑人强奸未成年少女案件。母亲在她幼小时便离开了,在此案办理期间,女孩的父亲因为涉嫌强奸也被逮捕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花朵少年承受了如此生命之重,如何面对将来的人生之路,引人深思。案结不是最终目的,事了才是终极目标。检察院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辅导,与民政局积极沟通办理低保,与教育局协调恢复学籍,与党委政法委、财政局申请司法救助金,检察官们竭尽所能,做好案件办结的后半篇文章,让孩子感受到司法的温情。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09 武强县检察院创新普法形式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5115.html 1 用检察担当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