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报讯 (记者 刘波)记者11月6日从秦皇岛市委政法委获悉,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秦皇岛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特色鲜明、运行高效的良好势头,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皇岛市在2018年底就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市县乡村全覆盖,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更是集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医疗纠纷调解、行政争议化解等为一体,使市民可以在这里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只是秦皇岛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亮点工作之一。今年秦皇岛市委、市政府不断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督导考评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工作原则,加强日常督导,严格组织考核,切实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各项措施落实。
通过不断完善村(居)网格建设,该市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能”,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全市75%的网格员为党员,实现党组织领导全覆盖。
通过发挥社会多元化治理作用,该市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搭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平台,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以各类主题活动和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通过“线上+线下”载体,开展心理服务讲座,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次。设置志愿服务岗亭2800个,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通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该市社会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不断提升。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途径,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和个人品牌调解室。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5220件,调处5159件,调处率达到98.8%。在今年扫黑除恶问卷调查中,秦皇岛市群众安全感达到91.43%,比去年上升5.31%,其中北戴河区以96.71%的群众安全感排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通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该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秦皇岛市已初步建设完成了140个达标型智慧安防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