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0年11月20日
第08版:法官天地

把青春挥洒在扶贫一线

□ 李琪

在我参与扶贫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村里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光伏发电实现了全村覆盖,贫困户获得了稳定的资产收益分红,60户贫困户参加了公益岗位,通过劳动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驻村开始没多久,一个急需解决的困难就摆在了我的面前:国家脱贫成效考核马上开始,我需要快速地熟悉业务。进入扶贫工作的第二天,我就跟着第一书记入户走访。村子大,贫困户多,居住分散,为了准确找到 79户贫困户的具体方位,我每天拿着手绘地图在村里转悠,主动和在村文化广场乘凉的老人打招呼聊天。慢慢地,我熟悉了村里的环境,不仅能记住去贫困户家中的路,也能够清楚地记得大家的名字,并逐渐和大家成了朋友。

扶贫不仅需要做好群众工作,也需要熟悉业务知识,对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都做到心中有数。村里有多少贫困户,谁家是低保户,谁家是五保户,哪家的孩子享受了教育补贴,谁家的老人看病享受了一站式报销,残疾人家庭每个月领多少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琐碎的内容需要最仔细的记录。为了准确掌握这些信息,我晚上查看资料,白天入户与贫困户沟通,就政策享受情况进行核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得到了乡里的认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认为不怕困难挺身而出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农历正月十七,我向第一书记申请回村加入防疫队伍。带着事先准备好的酒精、口罩等防疫用品,一路经过多次体温测量,我回到了自己的阵地。这既是扶贫阵地,也是防疫阵地。每天对村里的5个出口进行巡回检查,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白天向村民宣讲疫情防控健康知识,呼吁大家减少外出,晚上在村口防疫棚值班,持续了近两个月,直到疫情有所缓解。

今年4月,我因为在疫情期间表现优秀,所在党支部经讨论,全票通过同意我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我感觉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贫困户李某因为患病,需要长期吃药检查,光是医药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去年家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在高兴的同时,也为高昂的学费发愁。我们工作队经过咨询教育部门得知,针对新入学贫困大学生有一项“泛海计划”,于是我及时帮助李某向孩子所在的大学申报这一救助计划。两个月后,李某孩子的审批通过了,拿到3000元的救助资金。今年7月,我们又帮助李某的孩子申报了大学生“雨露计划”,每年有1500元的补助。这些补助极大地减轻了他们一家的生活负担。

在住房安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贫困户刘某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多处漏雨。刘某平时靠养羊为生,老伴长期有病,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我们多次向村里和乡里反映这一问题。后经过住建部门审核,将他家确定为危房改造对象,并下拨了两万多元的改造资金。没过多久,刘某和老伴就住进了崭新的瓦房。每次到刘某家里走访,老汉都不停地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我们的辛勤付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村干部和贫困户都认识了我这个村里新来的年轻人,“有事去找工作队小李”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村干部大多不会使用电脑,在村里小胡同改造、危房改造、农村户厕改造等行动中,我肩负起了重任,对全村492户居民的房屋和106条小胡同逐一进行标注,并打印照片、上传录入信息系统。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忙碌,终于将所有信息都整理完成,为村里后续危房改造和小街巷硬化提供了支持。村干部拿着打印好的厚厚的照片说:“小李辛苦了,这次你帮了我们大忙了。 ”

驻村扶贫,我最大的遗憾是对家人的亏欠。一年前,接到单位派我扶贫的通知后,我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如何向家人解释。妻子知道后说:“没事,你去吧,家里不用操心。”我离开家时,孩子尚未满月,照顾孩子、照顾家庭的重任都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今年年初,岳父住院做手术,我也没能回家照顾。“你工作忙,家里有我照顾,你不用担心。 ”妻子的体贴和谅解,成为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驻村扶贫工作,有付出有收获。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当积极投身到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去,“身上有土,脚下有泥”,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帮助更多生活困难的人,把青春挥洒在扶贫一线。

(作者单位: 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20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5888.html 1 把青春挥洒在扶贫一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