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决定开展2020年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学习宣传活动,我省公安机关迅速掀起寻找“最美”、争当“最美”的活动热潮。活动中,涌现出一批维护社会安定、保证人民安宁以及抗击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基层民警。这些基层民警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具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他们是平安正义的守护者,是情暖百姓的贴心人。让我们走近他们,共同聆听来自基层民警的动人故事……
京畿要道的守站人——姜利民
“在岗一天,就要克服困难,带好队伍,尽心尽力把工作干好,大问题、小问题都不能出”,这是涿州市公安局挟河公安检查站常务副站长姜利民常说的一句话。
挟河公安检查站是京南保北京畿要道的关键卡口,承担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进京”“入省”两个方向的防控任务,“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的压力巨大。55岁的姜利民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冒着危险,带领全体民警“逆行”在防控一线。
疫情发生在春节,人车流量骤增,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所有打算进京上班和想要出京的,在疫情初期无不焦灼茫然。姜利民和同事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解释,最终都按防疫规定安全妥善处置。
疫情期间,他连续工作158天,没有倒班更没有休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上岗第一天,姜利民的姐夫突发疾病去世,但当时疫情防控正严峻,他只能打电话安慰姐姐。没想到农历正月十四,他的母亲因病去世,而此时的他不能离开岗位,只能忍痛托付给弟弟妹妹简单操办母亲的后事。
自从疫情开始,大家24小时连轴转,难免会有些疲劳厌战情绪,这时姜利民主动帮助民警们缓解心理压力,积极争取更充足的后勤保障,激励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血压高、血糖高的他每天都坚持在岗,还主动在用餐时间替换其他值班的老同志先吃饭;他对待执勤的年轻民警不仅是一位严厉的领导,更像是慈父对待自己的孩子悉心呵护,即使再疲惫,时间再晚,也要细心检查每一批换岗民警的防护措施。在北京突发疫情期间,他因血糖高住院治疗,身体刚刚有所好转,二话没说又返回岗位。当时进出北京人员要有核酸检测才能通行,但对于每天跑通勤的人员来说很不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姜利民请示上级,并与北京琉璃河检查站沟通,制定了特殊通行证,解决了通勤人员出行难的问题。
就这样,他时刻用心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防控期间,他带领检查站民警累计检查车辆74万余辆,总计150万余人次。
“这份荣誉是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付出的结果……”9月8日,姜利民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后激动地说。
善解“疙瘩”的工作狂人——高朋
定州市公安局杨家庄派出所是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0年1月,按照组织安排,高朋负责杨家庄派出所工作。
今年2月3日,辖区某村杨某养殖的羊误食含有农药的韭菜根死亡,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进村对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时,遭到杨某的追赶、殴打,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伤情经司法医学鉴定为轻微伤。高朋和其他办案民警全力侦办此案,杨某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批准逮捕,案件顺利移送起诉,同时,高朋积极化解杨某和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之间的对立情绪,经工作,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谅解了杨某,实现了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今年3月9日上午,高朋接到辖区某村一名妇女因家庭琐事殴打公爹的报警后,于当日14时许至20时,利用6个小时时间,讲法律、摆事实、讲道理、说情理,化解了双方对立情绪,老人与儿子、儿媳之间两年多的误会消除,冰释前嫌。
高朋到杨家庄派出所工作后,主动融入乡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案件查办力度,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工作部署,深入开展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宣传,主动查办非法燃放销售烟花爆竹案件,2020年2月8日晚,高朋与乡政府工作人员到辖区某村进行巡查时发现一村民非法燃放烟花爆竹,违法人员赵某被依法行政拘留。案发后,高朋和同事继续深入辖区各村进行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宣传教育,并以此案为鉴,加大释法力度,辖区多个村的群众主动上交手中的烟花爆竹,消除了潜在的社会治安隐患。
从警12个春秋,在群众心中,他是和蔼可亲、坦率之士;在同事眼里,他是拼命三郎,工作狂人。每项工作力争上游,每个岗位拼尽全力,高朋心怀赤诚之心、心念百姓利益,扎根基层的沃土,挥洒辛勤的汗水,激扬无悔的青春,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守护一方安宁,为百姓撑起一片蓝天。
扫黑战线的“大拿”——李志勇
“如果说案件的案卷是一座注定要翻越的高山,那么,破获整个案件最关键之处可能是找到山中的一粒沙。”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沧州市21个县(市、区)所有已判决的涉黑案件的侦办,都离不开这位刑侦老手的参与。他就是李志勇,现任沧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侵犯人身权利案件侦查大队教导员。
2017年12月18日,沧州市某县发生一起绑架案,14岁学生赵某放学后被人绑架,绑匪索要赎金200万元。根据掌握的线索,李志勇带队赶赴天津与当地警方对接。侦查中,坐在天津警方车上的李志勇突然发现,一名戴口罩、帽子的男子上了一辆车离去,形迹可疑,体貌特征与一名绑匪十分相似。当时其他队员正在别处设伏,支援也还未到,只有李志勇一辆车。为确保人质安全,获取最佳抓捕效果,指挥部决定将现场抓捕权交给李志勇。嫌疑人驾驶车辆一路疾驰上了高速公路,李志勇紧追不舍,在近一小时追踪后,设伏车辆赶上会合。
嫌疑人车辆拐进服务区,李志勇眼见着嫌疑人下了车,在确认了嫌疑人没有其他帮手时,李志勇一声令下,迅速控制住嫌疑人。打开车辆后备厢,正是那个被绑架的孩子,人质成功被解救!
2018年后,扫黑工作成为全市公安工作的重点工作,全市的扫黑工作全面铺开。李志勇作为指导人员,辗转各地和专案组成员捆绑作业,每一起涉黑案件都至少是连续几个月的不间断侦办。多年侦办涉黑案件的经历,也让李志勇总结出破案三宝:心坚、眼细、手要巧。
李志勇的同事说,他真的可谓是有一双“鹰眼”,特别擅长找到案卷中不易发现的线索。一句笔录、一份口供,甚至是一个眼神,很多人从来不在意的细节,总是会成为他破案的关键。
在一起起涉黑案件中,李志勇逐渐积攒了大量可复制的经验,更是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破案技巧,在他的带领下,为全市扫黑战线培养出了一批专业人才。
扫黑除恶,力重千钧,万千话语,聚成李志勇最坚定的一句话,发出他内心的最强音:“涉黑犯罪不停下,那我就筛尽最后一颗沙!”
善啃“硬骨头”的硬汉刑警——张岩
干刑警30年,他一直很硬气。硬在哪?硬在每每遇到难啃的“硬骨头”,他总是迎难而上,不放弃、不抛弃。他就是秦皇岛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警支队支队长张岩。
在秦皇岛市公安局,每个重大刑事案件的侦破现场,都少不了张岩的身影。海港区发生一起女车主和奥迪车失踪案件。两天后,找到了受害人的尸体。时任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的张岩说,“破不了案对不起受害人,更对不起身上的警服警徽!”在现场多次勘查后,他掌握了一条赵某曾经扬言盯上了一辆奥迪车的线索。
案件找到了突破口。张岩带领刑警队员辗转黑龙江、北京等七省市,行程8000多公里,最终在鸡西查获了赃车,在杭州将犯罪嫌疑人擒获。
凭着多年办案的丰富经验,张岩带领民警们破获了一大批黑恶案件,也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心血。
张岩是一个好学的人,在不间断学习常规侦查、技侦手段以外,他还主动学习探索图像侦查、电子物证以及微量物证等技术技能。为了补齐秦皇岛刑事科学技术落后的短板,在张岩的推动下,秦皇岛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实验室成功通过了质监部门认定,并获得CMA证书,建立了打击刑事犯罪合成作战平台,警犬技术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受到公安部考核组充分肯定。2016年11月,秦皇岛市公安局在河北省第一个建成反电信诈骗中心,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组建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业队伍,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下了坚实基础。
令人想不到的是,突如其来的病魔使他不得不放下心爱的工作。他罹患了胰腺癌,且已转移。
同事们没有想到,平时这个强壮的大个子每天坚持跑10公里,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因病休假,怎么这次就病倒了呢?其实,同事们心里也清楚,张岩干工作太拼命了。
他“胃疼”了好几年。因为案子一个接一个,总拖着没去看。今年8月底,他疼得睡不着觉,熬不住了才去医院,最终被确诊为胰腺癌且已转移。
“这个病我查过,从确诊开始算,最多几个月时间,而且会越来越疼……所以我有时间就回单位上班,和大伙聊聊手头的案子,能让自己暂时忘记疼痛。”张岩这样说:“只要活一天,就要好好干一天,这辈子一直在和犯罪嫌疑人斗,现在我还要和病魔这个对手斗一斗。”
穿警服的“扶贫干部”——王晋
“能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如今的好日子,这一切都要感谢承德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尤其要感谢我们的扶贫民警小王!”很多村民由衷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群众嘴里常念叨的小王叫王晋,是承德市公安局驻承德县三家镇西兴村的扶贫干部。2018年3月,王晋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的最前沿,随工作队进驻西兴村。
面对全村74户254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深度贫困村,对于骨子里不服输的王晋而言,压力袭来的方向就是自己拼搏奋斗的目标。田间地头,他拿起农具帮着贫困户一起劳作,在农家,他进屋上炕和贫困户聊家常,就这样,城里来的“小王”很快成了村里的名人。
谁家生产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先和王晋这个“主心骨”聊一聊。由于大部分贫困户的文化水平不高,为了让他们真正听得懂政策,王晋做起了“翻译”,多少个不眠的深夜,王晋一字一句地吃透政策文件,再绞尽脑汁用贫困户能懂的词语和身边的例子把政策文件“翻译”成聊家常、侃大山式的大白话。 于是,走访成了沟通,各项针对性极强的精准扶贫措施不断出炉。
在王晋多方协调下,西兴村办起了养殖场、中鼎牧业等企业,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6人实现就业,每年人均增收2万元,通过扶贫专岗、保洁员、护林员等岗位安置闲散贫困劳动力就业25人次,帮助贫困户免费培训劳动技能10人次,帮助3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15万元及养殖项目补贴3.6万元开办生猪养殖场,落实分配村级光伏电站分红74户,每户年均增收1500元。在各项政策的落实下,补齐了贫困户各项指标短板,保障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基本达成,为西兴村顺利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作中的任劳任怨带来的是显著的脱贫成效,西兴村2020年顺利通过全国脱贫普查,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王晋由于扶贫工作表现突出,2018至2019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扶贫工作队员”。
疫情中的“逆行者”——孙铭麒
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的孙铭麒,现任永清县公安局曹家务派出所副所长。
今年春节前,为了能让离家远的同事回家过个团圆年,孙铭麒主动请示所长,农历腊月三十、正月初一由他值班,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值班”直接成了“上岗”。大年初二,他接到命令,全员返岗战“疫”。由于曹家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为做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工作,曹家务乡孙家务村永清、固安交界处和京台高速公路永清北收费站分别设立了疫情防控检查点,需要抽调派出所警力配合卫健、交通等部门站点值守。得知这一情况后,孙铭麒找到所长,主动请缨上一线。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向前冲。”
孙铭麒的父亲和妻子都在公安机关工作,是名副其实的警察之家。一道命令让他们成为疫情中的“逆行者”。
由于连续多天坚守,饮食不规律,2月1日早上,孙铭麒正在执勤点检查车辆时突然感到眩晕乏力、下腹持续疼痛,他考虑到执勤人手紧张,忍着疼痛到下组民警接班后,才独自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结肠炎复发,要求输液治疗。他为了不给同事们增添负担,就让医生先开了些止痛药物,便回到岗位上。
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孙铭麒也从检查点撤下来,投入到新一轮工作中。3月9日下午,他接到李女士报警,李女士与丈夫丁某是曹家务乡某企业的员工,租住在曹家务乡某村的一家出租房屋内。年前夫妻二人回外地老家过年,回到租住地返岗,被该村疫情服务点值守人员拦截。孙铭麒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与服务点值守人员沟通,又与企业负责人联系,经过不断联系协调,夫妻二人进到村里,自行隔离后返岗复工。
孙铭麒说:“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疫情来临时,警察不退,就是最美的坚守!”
有担当的网红刑警——支岚
他是一名刑警,曾经当街擒贼,把小偷追吐而成为“网红”;他是一名刑侦技术尖兵,随叫随到,年均案件现场勘查400余起;他还是一位特殊血型的拥有者,危急时刻,献血变身“熊猫侠”,他就是张家口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支岚。
2018年11月15日,桥西分局刑警大队四中队接到两起入室盗窃警情,经比对分析,支岚发现两起案件作案手法相同,便立即并案侦查。最终,民警确定两名男性犯罪嫌疑人。12月2日,支岚与同事追踪发现两名嫌疑人正在实施盗窃,立即对二人进行追捕。支岚看到一名嫌疑人试图逃走,紧追不舍,狂奔1000多米,将其擒获。嫌疑人被抓后体力不支、瘫软在地,狂吐不止,连称:“跑不动了!”围观群众用手机进行抓拍,一时间,便衣警察当街擒贼的视频,传遍微信群、朋友圈,支岚成为群众赞不绝口的“网红”刑警。
技术中队不仅要负责刑事案件的勘查,还要承担非正常死亡案件的勘查。有时,家人发现老人死亡的时候已经过去数日,尸体已经高度腐败,家中的气味和现场尸体的情况令常人无法忍受。在这些现场面前,支岚从没有敷衍了事,对现场和尸体进行仔细勘查,给死亡定性提供有力依据。支岚不仅对现场进行勘查,而且还参与尸体打捞工作,因为他知道只有具有专业知识的民警才能在打捞尸体的过程中防止对尸体形成新的伤痕而影响鉴定。不管是在冰冷的河水中还是在寸步难行的淤泥中,他都会参与到打捞尸体的工作中。
工作中,他是一名勇敢无畏的刑警,工作外,他还是一名拥有Rh阴性O型血的“熊猫侠”。支岚加入了“张垣熊猫家族”志愿者微信群,多次给稀有血型的危重病人献血。今年9月一天,已经加班两天两夜的支岚又接到了血站的紧急通知,一个危重病人手术紧急需要血液。接到通知后,支岚二话没说赶去血站。那天,支岚捐献了400毫升血,挽救了一名急症老人。自从加入这个“特殊家族”后,他已经为特殊血型的病人献过3次血,从未因献血影响过工作。“为了人民群众,我义不容辞!”支岚的话语里充满了力量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