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在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对涉案财物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该市公安局共扣押、冻结、查封资产折合人民币3238.54万元。
在“打伞破网”上,该市明确了纪委监委主要领导是扫黑除恶惩腐打“伞”第一责任人,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针对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持续发力。聚焦“一案三查”,认真梳理黑恶团伙坐大成势过程的同时,紧盯政法机关、职能部门和党委政府公职人员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袒护包庇甚至贪污腐败问题。严查“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黑恶团伙背后的腐败,对背后“保护伞”“关系网”没有查清的绝不放过。截至目前,该市纪委监委接收中央督导组转办案件1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0人;接收省纪委监委交办扫黑除恶“惩腐打伞”问题线索20个,给予党政纪处分27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
溯本清源 建章立制 实现长效常治
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是巩固三年斗争成果的“保卫战”。今年4月22日,霸州市印发了《关于开展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就可能存在的发放“高利贷”“暴力收贷”等行为进行重点督导检查,有效维护了全市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通过开展十大行业专项整治,及时补齐了监管短板,健全了源头治理制度体系,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使全市涉黑涉恶重点地区、治安乱点得到了全面整治。
为了确保扫黑除恶成果长效常治,该市把打击整治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深入梳理专项斗争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综合防范措施和办法,立足扫黑除恶常态化运行,把更多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该市扫黑办对各成员单位上报的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三轮审核评估,目前共建立长效机制115个。在严格办案程序的基础上,政法各部门将“一案三查”、提前介入、异地侦办等经验做法机制化、常态化,发挥打击合力。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制定扫黑除恶相关工作方案23个、机制办法21项,检察机关制定长效机制22项,审判机关制定专项工作制度13项。
当前,该市上下正以除恶务尽的原则、决战决胜的气势、久久为功的恒心,继续对黑恶犯罪保持高压态势,捍卫霸州全域的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