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0年11月25日
第03版:民生

七旬老人奔波400公里为邢台民警送锦旗

河北法制报讯 (记者 王智勇)11月16日,79岁的师某从河南老家赶到邢台市公安局信都区分局达活泉派出所,将一面写有“认真负责、为民办事,无私奉献、人美心善”的锦旗送到民警赵坤手中。

据师某介绍,其专程从400公里外的河南临颍赶到邢台,目的就是到达活泉派出所见户籍民警赵坤一面,向她说一声感谢。

原来,今年9月,达活泉派出所在工作中发现辖区中煤物测队师某为重复户口人员,民警迅速与师某取得联系。原来,师某原籍河南,1981年到邢台工作时将户籍迁入邢台,退休后又回了老家。民警赵坤与师某联系时,河南的原户籍地派出所也已经和他联系过,要求他注销掉邢台户口,师某已经按照要求写了注销申请,并交到当地派出所。

师某如果注销了邢台户籍,他的退休养老、社会保障等和身份信息相关的一切福利将不能再享用。对此,赵坤及时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师某,并劝他一定想法保留邢台户籍。

赵坤分析了师某重复户口的原因,认为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迁出未注销,并非违规形成。对此,赵坤主动与师某所在的原籍派出所联系,原籍派出所坚持他们是原始户口,要求必须出具证明并有档案佐证才可以注销户口。

于是,赵坤只好从旧档案开始查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梳理了一天一夜的资料后,终于查到了师某1981年迁入邢台时的迁移证。可是,令赵坤没想到的是,师某的迁移证上的出生日期与户籍登记簿上的出生日期竟相差14岁,按相关规定,这样师某的邢台户口很难被保留。

事关一位老人的切身利益,且师某这时候也有强烈的保留邢台户口的心愿。但师某年岁已高,记不清何时变更过年龄,这让赵坤一时也无从下手,只得另寻办法。赵坤通过联系中煤物测队,查询到师某2001年工资表上已变更为现在的身份证号。

有了这条线索,赵坤马不停蹄地又从2001年户籍档案查起,经过几天时间,倒查了4年档案资料,翻阅了400多盒档案后,在1997年12月的档案里,终于找到了师某因迁移户口导致出生日期错误的更正手续。

赵坤立即将师某的户口迁入、出生日期更正等档案资料以及户口形成、变动情况作了说明,并及时上传到公安部系统。很快,审核就通过了,邢台户籍保留,原籍户口注销,师某的担心终于消除了。

就这样,师某和从未谋面的民警只通过电话联系就解决了问题。事后,他执意要亲自来邢台表示感谢,赵坤得知后立刻谢绝,但师某还是来了。

见到赵坤后,师某紧握她的手说:“为了户口的事,我是寝食难安,连做梦都想保留邢台户口,没想到咱信都公安这么认真负责,把我这个老头子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邢台这一趟我是必须要来啊!”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25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6085.html 1 七旬老人奔波400公里为邢台民警送锦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