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0年11月30日
第04版:文化

手 绢

□ 刘兰根

最近收拾屋子,我找出几块放置多年的旧手绢,用它随手擦了桌子。我把一块孩子小时候用的带卡通图案的手绢放在办公桌上,没想到被年轻的女同事发现后,她惊喜地说:“这样的手绢也是我小时候常用的手绢,我最喜欢这个卡通,手绢上有,各种玩具也都是。”我没有想到,一块旧手绢,竟让这个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回忆。

手绢,又何尝不包含着我对往日岁月的回忆呢。我小的时候,正是物资匮乏时期,讲究的人家才会给小孩子的衣兜内放上干净的手绢,用来擦鼻涕,好多人家舍不得买手绢,孩子的鼻涕就直接用袖子蹭,那个年代,好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棉袄袖子都是被鼻涕抹得锃亮。

老人们喜欢用大块儿的方格子手绢,老头们喜欢把手绢别在裤腰上,老太太则喜欢把手绢别在大襟袄的腋下衣襟处。

也有很多的人喜欢用手绢包零钱,一层一层卷起来,甚至在手绢的外面再包上一层手绢,直到结结实实捆成个小包袱一样,才放心地放到隐蔽的角落里。

那时候遮阳帽在农村还很少见,为给小孩子遮太阳,许多年轻的母亲把手绢的四个角分别结成小疙瘩,戴在小孩子的头上,就成了一顶简单的遮阳帽。

手绢的功能自古就是定情的信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男女双方相亲同意后,会先有一个见面的环节,女方在媒人的带领下,到男方家吃一顿饭,男方的母亲会给几十到三百多元的见面礼,算是初定。然后是“递帖”(也称“换号”)环节,这才是真正的订婚,把男女双方男性长辈的名号写在红纸上,然后写上同意通婚之类的话,男方和媒人拿着帖子去女方家,女方由自家或本族的嫂子或婶子带着帖子一同到男方家,男方家邀请至亲摆一两桌酒席,男方母亲准备一二百到六百多元的礼金不等,还要包上订婚的“包袱礼”,讲究的人家包十二色礼,过日子紧巴的包六色礼,哪个包袱礼里面都会有一块小手绢,其它物品有床单、袜子、秋衣秋裤等,要凑够数,至于是大物品还是小零碎,根据各家经济条件而定。饭后,把包起来的红包袱夹在自行车后架上驮走,再过不久就准备登记结婚啦。

一些年轻女子,看过了几场电影,开始跟着电影里的女明星追时髦,用花手绢把马尾辫扎起来,感觉洋气了好多。

小女孩们则玩一个游戏——丢手绢。衣兜里如果是新换的花手绢,就会抢着拿出来,如果手绢用脏或者破旧,就默不作声。

一块小小的手绢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即便是现在的家乡,用来订婚的礼物也会包括手绢,手绢的质量和花色越来越好、越来越多,成了一个订婚的纪念。

(作者单位: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检察院)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30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6289.html 1 手 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