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法制报记者 陈兆扬
沧州,东临渤海、北接京津,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全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今年以来,沧州市委政法委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聚焦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发挥“品牌”示范作用,创新实施“一县一品”工程,培育推广县域特色样本,辐射带动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深推进,走出了一条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顶层设计 强化政策支撑
“亮一县一品展特色,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品牌”,这是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广义提出的工作思路。围绕这一工作思路,沧州市委政法委在主动认领、扎实推进“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和“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两项创新课题基础上,通过培育基层社会治理“拿手一招”,以点带面、辐射全域,推动社会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沧州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了《关于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增活力、创亮点、见实效”活动的实施方案》,细化“一县一品”工作目标、方法路径、重点环节,组织各县(市、区)深度总结典型性、创新性、示范性经验做法,打好巩固提升战,以树品牌促破题,以亮品牌展成效,全力打造本地社会治理“金字招牌”。
沧州市委政法委坚持“定向”推动,研究确定“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实效优先”创建原则,以推广“民意快递”微端治理模式为抓手,指导各县(市、区)研发建立平安建设类小程序和社会治理“数智辅助决策”平台,广泛收集分析社情民意,打牢“一县一品”工作基础。坚持“一线”推动,建立包联调研制度及“联系点”“试验田”工作法,通过基层调研、蹲点实践、借助外脑、理论研究等方式,收集基层单位、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生动做法,准确把握区域社会治理特点,针对性开展工作指导。坚持“督导”推动,逐县逐点位开展实地踏查,一体化推进定量指标达标和问题短板整改,对特色不明显、亮点不突出的县(市、区)进行一对一约谈,确保不落一县,全面创优。
创新管理 精准服务群众
前不久,家住沧州东方世纪城的刘大妈遇到一件烦心事。她住的楼下是一个烧烤店,一到夏夜,店里经常营业到很晚,严重影响了其正常休息。刘大妈想起前两天楼长老李教她使用的“民意快递”小程序,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通过语音录入简单上报了问题。谁知,问题上报后,后台系统迅速将问题逐级反映到街道办事处,街道政法委员经过简单评估,将问题分派到综合执法队处理。40分钟后,东环街道综合执法队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对烧烤店进行了处理。1小时后,事件处理结果反馈至刘大妈。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