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9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在司法办案中引导社会公德

鸡泽法院德法并治助力县域社会治理

河北法制报讯 (记者 杨相民)鸡泽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作用,坚持法治与德治相融合,注重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将德治融入到司法办案中,借助道德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促成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化解,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有效促进县域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

以德润家,让家事纠纷在德教中得以化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美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该院在审理离婚、扶养抚育、赡养等家事案件中, 办案法官从夫妻不和、父母不养、子女不孝等突出问题入手,把情、理、法运用到案件调解中,把“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忠孝、仁爱、礼让、和善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运用到家事审理全过程,法律层面结合道德层面,从感情基础到血缘关系释法明理,劝说双方放下芥蒂、重拾亲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2021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婚姻、赡养、扶养、抚育等案件1437件,其中使90多对夫妻重归于好,修复父子、兄弟姐妹关系160人次,使众多家事纠纷在德育中得到妥善化解,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和谐平安。

以德和友,让乡里乡亲实现“第二次握手”。在处理相邻关系、劳务合同、借款等民事纠纷中,该院办案法官坚持“和为贵、调为先、重修复”的工作理念,耐心细致地运用德教对当事人进行思想疏导,将天理、人情和国法结合,秉承“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帮人一把,情长一寸”“容人一回,德宽一尺”等传统美德进行释法明理,劝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珍惜邻里、朋友关系。在办理一起借款案件中,法官从中华传统美德出发进行庭前调解,情、理、法、德相融做被告的思想工作:“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否则就会因无情而断绝来往。要珍惜你们的邻里关系,在你困难的时候,人家借款帮助你渡难关,应该感恩并及时还给人家才对。开庭判决就伤了和气,毁了乡情,不履行判决做‘老赖’还会受到拘留、罚款甚至刑罚。”最终,道德教育对法治起到了滋养作用,被告主动还了款,原告自愿撤了诉,使双方的乡情友情得以再续。两年多来,该院共办理借款、相邻关系、劳务合同等邻里纠纷426件,其中巧妙运用德、法、情、理疏导法,使155起案件以调解方式得到化解,促成众多涉诉乡邻乡亲实现“第二次握手”,修复了邻里关系,促进了乡邻和谐。

以德育人,让道德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为促进校德校风建设、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该院与15所学校建立了“法校共建”机制,由15名法官分别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加强与学校的日常沟通联系,定期开展“法治+道德”进校园活动,以“诚信与法治”为题,结合审判、执行典型案例,从法律与道德关系入手,以平实的语言为学生以案说法,讲述“德”和“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讲述“以诚待人,以信立身”的重要性和失信的不良后果,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道德和诚信的种子。近两年来,该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9次,组织法官为学生上法治课21次,为学生开办“道德讲堂”6场次。通过以上措施,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实现健康向上成长,为将来对社会发挥自己的有益价值打下基础。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2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3-10-09 在司法办案中引导社会公德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61960.html 1 鸡泽法院德法并治助力县域社会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