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4年01月04日
第04版:民生

两年生三案 一调消恩怨

□ 通讯员 孙宁

河北法制报记者 陈兆扬

2023年12月19日,被告王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将7500元给付了原告马某。至此,由一个纠纷引发的两起诉讼、一起执行案件从根本上得以彻底解决。

被告王某经营着一家饭店,之前在饭店装修时选择了原告马某的装修队。马某按王某要求,带着装修队人员将其饭店装修完毕。验收时,王某却认为马某装修的质量不合格,故拖欠马某装修款8万元不予给付。马某经多次催要无果后,2021年11月份,一纸诉状将王某诉至河间市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令王某给付马某装修款8万元。

然而,判决生效后,王某依然不履行法律义务,于是马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河间市法院执行局依法扣押了王某的一辆奥迪车。车被扣押后,王某主动联系到马某,要求协商执行和解。经协商,双方达成合意,由王某分期给付马某6万元,立即给付5万元,日后再给付1万元,案件即为结清。

当日,二人来到法院,马某对执行法官表示,双方已经和解,王某给付其5万元,其放弃其他债权,同意结案,但马某未对执行法官讲清王某仍拖欠其1万元这一情节。执行法官将和解协议内容记入笔录,马某和王某共同在执行笔录上签名确认。执行法官随即作了执行结案处理,同时将扣押的奥迪车发还给王某。

约定还款日逾期后,马某多次找到王某要约定的1万元,却遭到王某拖延。马某无奈,只得就1万元再次起诉王某,请求法院判令王某偿还。

庭审中,马某出示了与王某的全部聊天记录,显示王某最初信誓旦旦地保证给付约定好的1万元,自2023年八九月份开始,却以种种借口一拖再拖。到了10月份,王某不仅不还钱,还恶语相向,最后直接把马某拉黑。王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当庭出示了生效的民事判决书、执行笔录、结案通知书等证据,发表答辩意见认为,执行笔录中载明马某已经放弃其他债权,该案已由河间市法院执行局作结案处理,马某属于重复起诉,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通过庭审双方的一番剑拔弩张,主审法官认为,二人为了一个纠纷,两年中连续产生了两起诉讼、一起执行案件,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1万元的“小案子”依然会是困扰二人的“大事件”。鉴于此,主审法官决定以调解方式化解双方矛盾。主审法官先是做王某的思想工作,耐心与其释法明理,并把二人的聊天记录逐条念给王某听,让王某回忆自己曾经的信誓旦旦。同时,给王某讲人情、讲感情,讲做人要言而有信。王某表示,他并不是不想还钱,只是反感马某的做法。主审法官又让王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王某最终表示同意调解。

做通了王某工作,主审法官又马上联系到马某。但马某态度非常强硬,声称此案必须分出个是非曲直。主审法官对马某讲,因其对执行法官有所隐瞒,对自己的权利未能审慎对待,轻率确认放弃债权,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对案件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过错。经工作,马某最终也表示同意调解。

随后,主审法官又经过多次不厌其烦地与原、被告沟通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王某一次性给付马某7500元。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1-04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66136.html 1 两年生三案 一调消恩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