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01月24日
第05版:检察周刊

河北检方:民事支持起诉 为贫弱群众“撑腰”

□ 秦洪兴 范玮娜

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支持起诉案中,检察机关能动履职,探索“支持起诉+庭前调解”多元解纷办案模式,促成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这是我省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民事支持起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聚焦弱势群体保护,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多角度多环节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多措并举推动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着力发挥“一盘棋”的工作合力,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支持起诉案件1881件,提出支持起诉意见1835件,涉及金额共计6843万元。

建章立制

统一工作标准

2022年4月的一天,齐某驾驶轻型普通货车与65岁的张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造成张某及其91岁的婆婆受伤,发生交通事故后齐某驾车逃逸,经认定,齐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受理案件后,检察机关根据诉讼请求提供法律咨询,开展调查核实,帮助固定并引导补充证据,出具支持起诉书,协调法院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快速立案。庭审过程中,充分阐释交通肇事受害人依法维权的主张,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庭审结束后,主动跟进执行监督,保障赔偿款及时到位,实行全方位、全流程履职帮扶。

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工作专项活动方案》,组织学习最高检发布的《民事检察部门支持起诉工作指引》、第三十一批指导性案例和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石家庄、保定等地检察机关通过建章立制,主动与有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统一支持起诉工作标准,找准支持起诉工作的突破口,做实民事支持起诉工作。

加强内外协作

激发联动效应

“对内,强化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对外,注重与法院、公安局、民政局等司法、行政机构的沟通协作,强化维权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机制。”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负责人介绍。

全省检察机关通过强化系统内外交流协作,凝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积极拓展案源,畅通办案渠道,以“我管”促“都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院、司法局、人社局、民政局、总工会、妇联、残联7家单位会签文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办理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加强新时代民事支持起诉衔接工作。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检察院与司法局会签了文件,强化民事支持起诉和法律援助工作,在支持起诉的同时为被欠薪的农民工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律援助律师,为其顺利讨薪提供有力支持。

优化司法理念

提升工作质效

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中,形成了“支持起诉+诉前调解+法律援助”的办案模式以及“支持起诉+执行监督”的跟进模式,实现了“检察支持起诉+法院支持调解+司法支持援助+检察监督”的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全流程保护,充分彰显民事检察监督与保护并重的司法理念。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兰某某被动物咬伤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由该院刑检部门移送线索,支持起诉意见被法院采纳后,并向城管执法局发出规范饲养动物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把推动解决群众诉求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探索支持起诉检察和解、司法救助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促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下乡村、进社区、入企业进行“滴灌”式精准宣传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媒体平台,讲好检察故事,提升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社会认知度,增强社会影响力。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1-24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66964.html 1 河北检方:民事支持起诉 为贫弱群众“撑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