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报讯 (刘建美)“各位居民好,我是阜平县人民法院杨法官,根据工作分配,现由我包联咱们南街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如有法律问题需解决,可随时与我联系,这是我的联系电话”。“喂,是李法官吗?我从我们村委会宣传栏里看到你的公示牌电话,我们村土地流转后,一直给不了我们承包费,想请您帮忙处理……”“你别急,你可以把事情的由来及经过详细说一下吗?”
日前,阜平县每个村委会、社区、学校的微信群都加入了新成员,阜平法院的法官们接电话的频率也高涨起来,随之,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也由法院向村庄进行了转移。
今年以来,阜平法院按照“法官进基层,创建无讼村”的工作目标及要求,依托诉服联调中心、5个基层法庭、15个法官工作站,搭建司法服务网,安排每名干警深入基层与村庄、社区、学校进行“挂钩”对接,积极开展“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活动。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司法服务机制,他们及时解决群众法律问题,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并就地调解、就地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就地普法,实现“沟通无障碍,服务零距离”。目前,该院已完成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85个行政村、5个社区、59所学校的法官工作牌公示工作,将司法为民的触角延伸至最末端。
下一步,阜平法院将继续依托“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常态化“法官进基层,创建无讼村”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巡回审判以及普法宣传活动,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增强基层群众在法治活动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