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河北法制报记者 刘彬
“谢谢两位大姐姐,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然后回报父母、回报社会。”1月23日傍晚,在顺平县腰山镇某村,高兰(化名)同学面对专程前来慰问的顺平县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干警感激地说。
新春将至,浓浓寒意挡不住空气中弥漫的丝丝温情。当日18时许,记者跟随顺平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冀海霞和法官助理刘天天,来到顺平县腰山镇某村高兰同学家中,以顺平法院的名义为她和家人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也将节日的祝福和温暖送到她和家人身边。
高兰是顺平县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她还有一个刚上小学的8岁妹妹。其母自幼患小儿麻痹,肢体四级残疾,精神二级残疾;其父肢体二级残疾。平时其母靠给同村村民缝制书包为生,其父常年在北京从事绿化工作,夫妇二人每月收入微薄。生活的巨大压力和贫困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压倒这个家庭,小时候高兰就比同龄孩子懂事乖巧,不仅要照顾患病的妈妈,也学着分担爸爸的农活,同时努力读书。她尊敬长辈、品学兼优,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顺平中学精英班。虽然条件艰苦,但她和家人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顺平法院少年法庭作为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责任法庭,与顺平县爱心协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近期,该庭干警通过爱心协会了解到,就读高二的高兰临近期末考试,学习压力大,心理产生一定波动。于是,少年法庭干警便组织了上门慰问,希望能对她的生活和心理方面提供帮助。
在高兰家中,冀海霞和刘天天与高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询问她家中生活情况,目前遇到什么困难,表示会尽最大能力提供帮助和关怀。冀海霞还鼓励高兰一家人积极面对生活,勉励高兰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克服困难,勇敢迎接挑战,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回馈家人,回报社会。屋外寒风刺骨,屋里却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刘天天将精心挑选的新书包送到高兰手里,微笑着说:“你就把我当成你的知心大姐姐吧,我也是从你这个阶段走过来的,但是你比我更优秀、更努力。你现在就像一颗小火苗,在跳动在燃烧,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小太阳发光发热,并且将温暖和光亮带给更多的人。”高兰双手接过书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高兰的母亲拉着冀海霞的手,眼含着泪花说:“感谢顺平法院领导们的关心和帮扶。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全家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我就是一个老百姓,华丽的词也不会说,就是再次感谢你们!”听到这些话,冀海霞叮嘱高兰母亲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并鼓励孩子要勇敢面对暂时的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
声声问候传真情,句句叮嘱暖人心。此次走访慰问,不仅为这个贫困家庭送来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在春节前带去一份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鼓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关爱未成年人成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顺平法院将继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进一步发挥青少年维权职能,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的蓝天。”冀海霞对记者说。
图为顺平法院少年法庭干警与高兰及家人开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