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4年01月30日
第08版:警营·文化

魅力“尔滨”,明天更美好

别样的东北 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 李阳

自这个冬天南方小土豆北上哈尔滨,拉开祥和欢乐“全国一家亲”的序幕之后,网络上沸腾起来,线上线下热度持续不减,各省的小砂糖橘、小折耳根、小熊猫、小醋坛子、小当归、小套娃等等接踵而至,冰雪大世界万人蹦迪现场被左右哥浑厚磁性的嗓音左右着,哈尔滨以她的美丽、热情、大气、包容、掏家底的方式接待四方来戚(“戚”东北方言读“qie”,“客人”的意思)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人的目光,也引发了我对30多年前游览哈尔滨的美好回忆。

20世纪80年代,电影《哈尔滨的夏天》主题曲《太阳岛上》由歌唱家郑绪岚演唱之后,一时传遍大江南北,也走进了万千校园,那优美的旋律和歌词健康美好、积极向上,被我们这些中学生抄在塑料封皮的笔记本里。课间时,女生们会簇拥在教室的角落里,举着歌本一起小声哼唱,心里对那座叫“哈尔滨”的城市有了无限的向往,尤其听了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之后更甚,思忖着那是怎样的一座神秘的城市。

没想到机会很快来临。那年高考之后,按照大庆市人民警察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报到时间要求,中秋节那天我们一群华北油田的孩子相约一起乘坐从始发站北京到黑龙江大庆的绿皮火车,一路北上,出了山海关途经沈阳、长春后,历经十多个小时到了哈尔滨。尽管列车停顿时间只有几分钟,我们还是跳下车,在站台上东张西望一番,直觉真气派,颇有异域风情。还没顾上仔细欣赏,食品售卖车后站着的胖乎乎阿姨直着嗓子喊“列巴大列巴,红肠哈红肠”的高亢声音,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可是不容我们前去探究什么是“列巴”“哈红肠”,列车员吹响了火车即将开动的提示哨音,我们只好迅速地跳上列车,从车窗里向外遥望那座叫哈尔滨的城市,渐行渐远,至于歌词里的“太阳岛”在哪里,更无从得知。

听大庆的同学讲,冬天一定要去哈尔滨看冰灯,非常漂亮,“用语言无法形容,你们去看就知道了。”于是趁元旦之际,我们迫不及待登上前去哈尔滨的火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冰天雪地,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滴水成冰,却阻挡不住热情如织的游人,兆麟公园、中央大街上热闹非凡,索菲亚教堂传出的钟声悠扬悦耳,洋葱头式的教堂尖顶,在夜幕映衬下错落有致,一时让人神思恍惚,不知身处何地了。华灯初上,各式各样的冰灯渐次亮了起来,个个晶莹剔透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雪雕冰雕在这座号称“冰城”的城市里随处可见,各家店铺门口不是摆着一个大雪人就是放着一对冰雕狮子,或猛虎下山、或龙凤呈祥、或丹鹤展翅、或十二生肖……那种美与震撼果然“用语言无法形容”。一棵棵高低不一的树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小彩灯不停闪烁,让夜幕下的哈尔滨更显万种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我们头戴栽绒棉帽、身穿警校发的棉袄棉裤、外披一件草绿色的军大衣,笨拙地在人群中边走边东张西望,时不时被眼前的冰雕迷住,惊呼着驻足观望,叹为观止。更多时候,会时不时偶遇跟我们穿着一样的警察们立在寒冬中执勤、疏导交通,看见我们会招招手打个招呼,见此景,我们既觉得亲切又为他们的辛勤感到敬佩,心里十分踏实,继续流连在热气腾腾的摊位前,冒着热气的大碴子粥、煮老玉米、烤蚕蛹、卤毛蛋、油炸糕一股脑儿下肚,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热乎起来,还学着当地人的样子,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过去买了马迭尔冰棍、冰糖葫芦,一手一个举着,哈着气时不时啃两口,冰凉酸甜,消食解腻,又支撑我们在美丽的冰灯之中穿行、溜达了半宿……

第二年的五一劳动节放假三天,时间比较充裕,我们几个华北油田同学依旧相伴组团去哈尔滨游玩,这次去的地方更多了。在松花江边的防洪纪念塔下,看到一群身着泳裤的大爷们“扑通扑通”跳到松花江里畅游,那场景堪比天津狮子林桥跳水的大爷们,着实令人佩服,要知道,哈尔滨的五月与内地相比仍属乍暖还寒时节,那江水的温度依旧刺骨呢。乘坐轮船横渡松花江,船上播放的就是那首《太阳岛上》“小伙子们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终于登上了心心念念的太阳岛,只见岛上绿草如茵、草木葱茏,各种俄罗斯风格、巴洛克式的建筑比比皆是。等我们在一座漂亮的红顶白墙建筑前拍照留影后,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一座漂亮的公厕。在岛上游走时,无意中看到一座建筑物上挂着黑字白底的“哈尔滨市人民警察学校”牌子,可惜因是放假期间,门卫大爷拒绝我们进去参观,只好恋恋不舍地走开了,心里十分艳羡在这所警校上学的预备警官们,就读环境真优美啊。

我们还按图索骥,去斯大林公园和果戈里大街观光,去探寻作家李国文所写的《花园街五号》灵感来源地,幸运的是居然找到了花园街,也找到了五号,令人欣喜若狂。

……

时至今日,三十余年再没去过哈尔滨,那两次学生时代在哈尔滨游玩的情景,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出生于哈尔滨的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巨著《人世间》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又被拍成了电视剧,看着剧里面呈现出的城市各种样貌,对哈尔滨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城市的发展史又有了全方位立体的了解。

看着视频中表情委屈的哈尔滨人啃着青萝卜说,蔓越莓有点甜脆有点酸、他们从小就吃够了……禁不住哑然失笑。哈尔滨被亲昵地称为了“尔滨”,为感谢尔滨的盛情款待,各省也亮出了不为当地人所知的家底和特产回赠尔滨:云南人不知的松茸饼干、四川人不知的鱼子酱、安徽人不知的鹅肝、新疆的海鲜、河南的钻石……不仅震惊了相关省市的网友,围观的吃瓜群众更是一脸蒙。这和谐、亲密、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围观的人,开心之余,心动不如行动,立即点开某宝,寻找到黑龙江抚远“保密局”生产的蔓越莓干,看着各个网店显示的“十万+人付款”“百万人浏览”等等字样,满怀欣喜和期待地下了一单。旋即打开“QQ音乐”输入郑绪岚的名字,找出那首《太阳岛上》,按下播放键:“带着真挚的爱情,带着美好的理想,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会更美好……”

(作者单位:冀中公安局)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1-30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67267.html 1 魅力“尔滨”,明天更美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