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第04版:民生

母亲状告儿子 法官“缝合”亲情

河北法治报讯 (记者 刘彬 通讯员 王凯娟)“我儿子说随便我怎么告,他也不管。法官,我该咋办啊?”4月2日,在安国市人民法院药市法庭,80多岁的张老太向法官哭诉着。

“您先别着急,既然来了法院,我们肯定会帮您想办法,有啥事咱们慢慢说。”

“1996年,我儿子张甲以租用的名义占了我1.6亩地,当时说好每年给我500斤粮食,但他只给了两年就不给了。后来他又把地转租给了别人,我现在想把地要回来,要点赔偿金,他们谁也不说给。”委屈又气愤的张老太一纸诉状将儿子张甲和两名第三人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土地并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

了解案情后,承办法官认为母子亲情不能一刀两断,案子也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只有用调解的方式先解开母子间的心结,从而解开“法结”。

思路确定后,法官首先联系了被告张甲。“哎,没想到我妈真的去告了,我没说不还地,我是觉得这个赔偿金有点高。”张甲说,他和两名第三人均同意返还土地,希望母亲能降低赔偿金,但张老太正在气头上,不肯答应。

调解中,承办法官以亲情为切入点,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维护母子亲情和家庭和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是母子,血浓于水,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亲人。老太太都八十多了,这么些年也没说过什么,你也应该多反思自己的行为,相互理解和包容,家和才能万事兴。”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唤醒了长辈的宽容心和晚辈的责任心、孝心。

最终,在法官耐心劝说和引导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张老太降低了赔偿金,张甲当即给付母亲赔偿款,第三人也表示将于明年清理完毕地上附着物,将土地交给张甲,再由张甲交还张老太。母子最终解开心结。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4-16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70401.html 1 母亲状告儿子 法官“缝合”亲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