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4年11月05日
第06版:警务·观察

“走”出实效 “访”出平安

——山海关公安“向下扎根”深耕细作基层治理一瞥

□ 周璇 张怡

金色的秋天,收获的季节。连日来,秦皇岛市公安局山海关分局突出民意警务、预防警务,按照分局党委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好“平安前哨”工作,发动民辅警走进千家万户,开展信息采集维护、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警务效能倍增,以深耕善治“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

夯实根基

精心绘就“平安地图”

“您好,我们是派出所的,到您家做一下户籍登记,了解一下您的家庭情况……”近期,这样的一幕在山海关的大街小巷、社区村户经常出现。

连日来,山海关公安积极组织派出所民辅警逐家逐户采集辖区户籍人口、实有人口、从业人口等信息,对原有信息进行现场核对,做到“走一户采一户、录一户准一户”。同时,各派出所还积极联合社区、义警等群防力量,深入辖区用工单位、出租房屋、行业场所等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开展流动人口精准排查,根据人员变动及时更新房屋、地址等基础数据,有效提升辖区社会治安管控能力。近一个月以来,山海关公安累计入户5900余家,为群众提供办证、咨询等服务1.3万余次。通过日复一日的上门见面、沟通交流,警民、警企关系越来越近,辖区里的人和事都装进了民警的心里。

多元化解

定分止争“四邻常安”

“来啦,梁警官,我跟邻居老张的矛盾算是陈年老账了,多亏了您多次上门劝说、调解,如今我们彻底挥别过去、握手言和了!”“李大哥,您不也说嘛,‘远亲还不如近邻’呢,邻居间多体谅、多理解,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近期,南关派出所辖区居民王某与邻居李某因旧事再生嫌隙发生激烈争执。正在辖区走访的社区民警闻讯赶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逐渐从“任性”回归“理性”。为帮助两家从根源上解决矛盾,民警协调社区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同时找来当事人亲属居中劝说。在民警“法+理+情”的组合调解下,双方最终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入户访查过程中,民辅警在辖区走村串户,通过“带着问题走访、带着温度入户”的方式,与群众面对面聊天、拉家常,细致排查矛盾纠纷隐患苗头,积极化解和消除各类小问题、小矛盾、小隐患。同时,社区民警坚持深入掌握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提升矛盾纠纷苗头预警和事前干预效能,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过程管控,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提前介入、尽早化解,最大限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0月份以来,山海关公安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2起,调解成功率100%。

精准劝阻

热忱服务“鱼水情深”

“民警同志,要不是你们在入户时敏锐觉察、加以劝阻,老太太还沉迷在直播间里买伪劣的古董、玉石呢,现场普法真有效果,太感谢了!”西大街派出所辖区居民孙女士,连声感谢民警。

10月24日上午10时许,西大街派出所民警入户访查至孙女士家时,发现屋内茶几上摆着4部手机,并且每部手机都在播放购物直播间视频内容,这顿时引起了走访民警的注意。经询问,民警了解到该四部手机全都是孙某母亲于某所有,近期于某在网络直播间疯狂购物,花费10万余元。“买的东西大多是伪劣品,老太太一点不听劝,我们全家因为这个事儿闹得十分不愉快!”孙某愤懑地说道。见状,民警以拉家常的方式切入,深入浅出地向于某讲述现实案例和法律常识,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普法”,于某终于幡然醒悟。在民警的见证下,老太太当着家人的面,将不安全的购物APP卸载,并承诺未来一定理性消费。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干。山海关公安围绕传统侵财、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运用精准入户宣传工作机制,按照“进门入户”精准必访的原则,民辅警深入辖区全面开展入户走访,辖区警情数上升势头得到压制、损失数实现下降。同时,派出所组织民辅警深入行政村、企业,开展安全宣传、群众救助、业务咨询,真正拉近了警民距离,融洽了警民关系,解决了群众难题。

叩响百姓家门,打开群众心门。山海关公安民辅警围着群众转,通过勤走访,从社区“熟面孔”变成百姓“家里人”,群众反映问题更愿意“掏心窝子”,基层警务工作更能“干出样子”。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11-05 ——山海关公安“向下扎根”深耕细作基层治理一瞥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78906.html 1 “走”出实效 “访”出平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