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付琪 刘蕊)日前,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开展“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活动,助推“消”字号产品市场规范运行,取得显著效果。
今年7月,运河检察院接到其他检察院移送的案件线索后,经实地调查发现,运河区某店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外省某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抑菌凝胶等“消”字号产品,该凝胶产品说明适用范围注有“适用于局部不适,促进局部健康”字样,产品名称、说明书不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规定,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其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经鉴定,该产品中还含有双氯芬酸根药用成分,不符合“消”字号产品规定,存在规避药品审批监管问题,可能损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运河检察院以此线索为切口,组织“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问卷调查,对辖区“消”字号产品销售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结合调查结果,他们发现辖区68%的人曾购买过暗示疗效的“消”字号产品,购买地点集中在网络、小区或商场门口摊位、药店等场所。在前期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运河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核实处理案涉网店销售违规产品问题,加强对辖区内“消”字号产品销售单位的监管,整治“消”字号产品乱象。
相关行政机关接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开展现场勘查,将涉案产品全部下架,并将相关线索移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按照“双随机”方式,对辖区32家药店、母婴用品店进行了全面检查。截至目前,相关行政机关已发现并下架不合格“消”字号产品100余件,有效规范了辖区内抗(抑)菌类消毒产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