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勇建
深秋时节,草木渐渐凋零。我家院子的西墙下,一丛植物葳蕤,迎着朝阳,傲然挺立。它通体碧绿,茎长数米,藤蔓模样,叶圆如耳。不错,它是落葵。
落葵,村里乡亲都叫它木耳菜、藤菜。它常生长在路边草丛,栖身于农家的篱笆上、矮墙间,它缠来绕去,把农家小院装扮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去年的一个春日,母亲在院子的空地上见缝插针,栽种了番茄、黄瓜、豆角等蔬菜,影壁墙前也点种了几株丝瓜。菜苗们破土而出时,被母亲忽视的西墙根,两株藤蔓悄悄探出了头。初以为是草,后来看清了,是落葵。老一辈的人都说,木耳菜美味可口,丰产且富有营养。母亲欣然接受了这份从天而降的“礼物”。
从谷雨到立夏,再到小满,季节与时令悄然变化。气温逐渐上升,落葵忘我地生长着,繁茂的茎叶肥厚多汁,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有的茎上还开出细小的紫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是时候采摘了!朝露散尽,母亲拣着肥厚的落葵茎叶轻轻掐下来,拿到灶间清洗干净,焯水后快速捞出,在碗里打上两三个鸡蛋,将落葵切碎与鸡蛋液混合在一起,起锅烧热油,鸡蛋裹着落葵“呲”的一声滑进锅里,冒着泡。不一会儿,锅里便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落葵能热炒、能凉拌,还能涮火锅。家里人团聚,母亲特意为我们烧制落葵炖肉这道菜。她先将猪肉切块,土豆、胡萝卜切丁,热锅炒肉,放入小米辣和姜蒜汁调料,再放入土豆胡萝卜,最后放落葵,用干柴小火慢慢炖。一时间,鲜肉的醇香、胡萝卜的甜香,伴着落葵的清香,氤氲了整个厨房。
“咱家的饭是柴火饭,菜是农家菜,虽然简单,却很美味,很环保呀!”孩子们围着锅啧啧称赞,个个大快朵颐。
“七月亨葵及菽”,先民的餐桌上,早就有葵的身影。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烹葵》诗,对落葵大加赞美。我爱落葵,不仅因它代表了家乡的风物特产,丰富了农家餐桌,更爱它朴实无华,爱它不择沃土、与世无争、淡泊高洁,不离不弃,始终静静地守望着我们的家园。
(作者单位:正定县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