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永霖
她个子不高,长了一张娃娃脸,但干起工作雷厉风行;她是衡水市“最美调解员”“十佳调解能手”,当事人对她最多的评价是“细致负责”;她带领的团队被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十佳调解团队”,她就是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法院码头李法庭庭长赵廉。
细节之处打动人
有次到了下班时间,赵廉发现隔壁办公室还在接待两位当事人,一位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位是80多岁的老人。这位老人有一些残疾,是那位年轻人的爷爷。
两个人情绪都很激动,年轻的当事人不断重复那句“我就想知道,我也交了证据,他们也交了证据,为什么我就输了”。
看到这个情况,赵廉没有多说什么,先去饮水机接了一杯水,递给老爷子:“别着急,时间还早,咱慢慢说。”看到爷爷拿到水后,年轻人说话的语气变得柔和了。
随后,赵廉细致地帮他分析案件情况后说:“小兄弟,你放心,总有解决办法,明天我再帮你打电话沟通一下,现在已经很晚了,让老爷子陪着咱一起饿着也不合适,要不你们先回家?”听完这句话,当事人脸上有了笑容,终于改变了强硬的态度,愿意先带着老人回家。
最终,经过赵廉多次释法明理、调解沟通,年轻人的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全力以赴去调解
“我们的事情都上电视了,实在是解决不了”。张先生与其妻子的离婚纠纷曾向亲朋好友、村集体、电视栏目等多方求助调解,均未得到妥善解决。无奈之下,张先生希望通过诉讼化解矛盾。
接到案件后,赵廉力求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案结事了。案件调解过程中,双方对夫妻感情破裂问题意见一致,均同意离婚,但对于30万元彩礼如何返还产生巨大争议。男方筹措彩礼的出借方均是其亲戚朋友,多以现金方式交付,当时没有打欠条,导致举证困难;女方主张因自身患有疾病,彩礼款已花费殆尽。双方各持己见,不肯退让,调解难度很大。
“不管面临的困难有多大,我们都愿尽最大努力,让双方通过调解握手言和。”赵廉说。
赵廉通过多方联系,调取、核实证据,力求严谨真实。同时,法庭通过线上交流、当庭传唤等方式先后与原、被告及相关证人反复沟通20余次,深入调查案情,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内心想法。诉前及诉中调解阶段历时3个多月,但因双方争议确实较大,法院只能着手拟定判决方向。
“先别出判决,我再打一次电话!”
审限将至,在写好的判决书盖章之前,赵廉最后一次约见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到达后,法庭对二人的案情又进行了细致梳理说明,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对他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调解。终于,双方当事人在判决前的最后一刻达成和解,该案得以调解结案。
做有温度的法官
基层法庭办理的多是家长里短的“小案”,但是件件案件都连着民心,关乎民生。
赵廉总是这样比喻:“鱼刺虽小,但卡住喉咙也能让人痛彻心扉。”因此,她总是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还原案件真相,最大限度地做到严谨、公正。
“细致是对群众最大的负责。”从立案审查、诉前调解、送达,到取证、判决,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细节,她都要严格把关,赵廉说:“案子办好的秘诀就藏在细节里,一杯热水、一个称呼、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手势,就能让群众感受到法庭的细致和温暖。”
将真诚、善意融入专业、法治中,用情感力量连接当事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求,在保障“执法如山”的同时,还能做到“春风化雨、温暖人心”。赵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将“如我在诉”贯彻到每一个司法案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