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雨婷 张宇)近日,滦平县人民法院金沟屯法庭通过庭所共建多元解纷机制,圆满化解一系列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10月,金沟屯法庭收到两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法官接收诉讼材料初始就意识到,这两起案件背后远不止两户农民土地纠纷这么简单。经过了解得知,2018年,从北京来的陈某想要在此地发展特色农业项目,看中了该村的一片土地,迅速和当地的十余家农户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后来因特殊原因,身处北京的陈某无法到租赁土地经营管理,加之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陈某无力支付土地租金,于是玩起了“失踪”。眼看自己的承包地荒置,既拿不到租金又无法耕种,十余户村民情绪激动,多次找到村镇,但均因无法联系上陈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终,其中两户村民提起诉讼,其他人持观望态度,拟待二人诉讼结果明确后再决定如何主张权利。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法庭干警为节约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积极主动作为,立即与当地村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取得联系,启动庭所共建的多元解纷机制。他们通过多方力量,联系到被告陈某,将其传至法院。同时,他们通过村镇梳理涉及该案的所有农户及相关土地信息,集中时间,将诉中、诉前甚至未导入诉讼程序的所有农户集中在法院,与陈某面对面协商。
经过多方多轮调解,陈某与各农户达成和解协议,陈某承诺在一周内付清拖欠地租,恢复地貌。了解到陈某个人经济及农业项目经营情况,村民们也表示愿意给予陈某一周的缓冲期。最终,在法庭的督促下,陈某按时履行了所有给付义务,并为村民恢复了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