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4年11月21日
第06版:平安·经验

“调”好身边事 巧“解”群众忧

本报讯 (姬翼)故城县人民法院衡德法庭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注重发挥调解作用,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近日,一起家事婚姻纠纷案件,在故城法院衡德法庭的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原被告于2023年通过网络平台相识,后登记结婚,育有一子。但由于感情基础薄弱,双方经常发生矛盾,原告提起离婚诉讼。

主审法官阅卷后发现,案件争议焦点明确,主要集中在孩子抚养权归属、共同财产分割以及彩礼返还问题,便尝试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并多次同双方沟通。然而,调解之路并不平坦。在开庭前几日,原告称被告与其家人再次发生严重争执并报警,原告担心庭审当日出现极端事件,在临近开庭时要求更换为网络开庭,且仍旧不同意返还彩礼,而被告坚决要求返还彩礼。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当事人的殷切期盼与信任。主审法官再次拨打原、被告电话尝试沟通,从法理、人情角度出发,向双方讲明利害关系,最终原、被告双方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到庭参加庭审。

庭审当日,主审法官庭前再次倾听双方意见,原、被告都想抚养孩子,对彩礼归还争议互不相让。主审法官分别同双方及代理人、父母进行多轮沟通,了解双方面临的困境,帮助双方换位思考并及时释明法理,教育双方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解决抚养权争议,引导双方就彩礼返还问题各自作出退让。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孩子由被告直接抚养,原告享有的共同财产权用于抵顶孩子抚养费;原告返还被告彩礼款若干等。

调解后,主审法官当即与双方进一步沟通履行调解书的具体方案,同时向衡德法庭庭长汇报。庭长马上组织干警予以协助。最终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双方及时履行了协议内容。至此,案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都满意而归。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11-21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79611.html 1 “调”好身边事 巧“解”群众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