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朱婧伟)近日,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案,经法官与特邀调解员合力释法明理、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和平解决财产分割问题。
本案中,刘某与赵某于1989年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三个子女。婚姻生活中,双方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矛盾。近年来,二人矛盾加深,隔阂越来越大。2022年,二人所在的城中村拆迁,他们因此获得一笔拆迁款,本已感情转淡的二人因拆迁款的分配再次产生冲突,刘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后经法院调解,刘某撤回起诉。同年,赵某也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法院调解,双方决定相互给予对方六个月冷静期。但冷静期内,双方感情并未修复。2023年,赵某再次来到裕华法院,请求解除婚姻关系。
该院受理此案后,特邀调解员通过电话沟通,了解到双方矛盾很深。为了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特邀调解员决定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深入了解当事人的婚姻情况及诉求。但二人各持己见,调解工作难度较大,于是特邀调解员邀请法官共同参与调解。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分别从法理、情理角度出发,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希望促成此案调解。然而双方积怨已深,谁也不肯让步,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基于前期的沟通,法官与特邀调解员发现,原、被告矛盾的焦点主要是拆迁款的分配,于是对所涉拆迁房产的产权问题、拆迁款具体数额和夫妻共同财产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结合法律知识,引导当事人理性解决问题,寻找双方利益平衡点。沟通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虽然离婚意愿强烈,但在子女生活费、财产分割及债务承担方面始终不愿退让。
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再次从有利于子女成长等方面,对双方当事人从情理角度进行劝说,为二人解开“心结”。通过反复沟通, 原、被告终于同意作出适当让步,尽快结束诉讼。法官和特邀调解员抓住时机,引导二人达成离婚协议,并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在法院出具调解书后,当事人现场履行了协议全部内容,此案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