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秀 张硕
“李法官,多亏您这段时间不厌其烦地进行调解,才让我们四姐妹放下成见,重拾亲情。真是万分感谢!”
“你们能握手言和,我的工作就没白做。今后,要时刻谨记亲情的难能可贵,遇到事情好好商量。”
近日,王家姐妹四人有说有笑地走出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法院邓庄法庭。望着她们离开的身影,法庭庭长李振山倍感欣慰。
“我家大姐因为曾和父亲住在一起,就将老人的遗产侵吞,丝毫不顾及姐妹情谊!”“只要一跟她提起分财产的事,她就跟吃了炮仗一样,根本没法沟通。”因遗产分割争议,原告王家二妹、三妹、四妹一纸诉状将大姐告上法庭。面对三姐妹的“控诉”,李振山耐心倾听。经了解,王家姐妹四人之间积怨较深,若简单地以一纸判决书了结此事,虽能解决财产问题,但姐妹亲情可能会就此破裂。
秉持着“以调促和、情感修复”的理念,李振山采用“背靠背”方式,先和原告进行沟通、倾听诉求,之后再与被告取得联系,向她阐明原告想法,劝导她们接受调解。
起初,被告王家大姐很是气愤。“老人跟随我生活这么多年,吃喝拉撒都是我照顾,她们几个就是抽空来看一眼。现在老人没了,她们就想来分钱,门儿都没有!她们乐意告我就告,我一分钱都不会给她们!”被告语气咄咄逼人。李振山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像亲人般与被告唠家常,最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被告慢慢放下戒备,吐露了心声。
“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从此,我承担起照顾三个妹妹的重担,早早就辍学干活补贴家用。后来父亲岁数大了,也一直跟随我生活。他腿脚不方便还常生病,我既要负担医药费,又要在家里照顾他。我付出这么多,老人的财产是我理应得到的!”在后续沟通中,李振山还了解到,被告王家大姐的丈夫因发生交通事故需支付一大笔赔偿款,这让原本经济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了解到王家大姐的现状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李振山心里有了初步的调解方案。他再次苦口婆心地释法明理,王家大姐最终同意接受调解。
李振山马不停蹄地联系原告三姐妹,协商好时间到庭调解。调解当天,李振山将自己从王家大姐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耐心地讲述给原告三人,从亲情角度进行引导,让她们真真切切体会到被告的不易。法官的数次调解协商,让原告三姐妹有所动容,她们自愿做出让步,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原、被告父亲名下165平方米的宅基地使用权归原告三姐妹共有;原、被告父亲名下240平方米的宅基地使用权归被告所有;被告给付原告三姐妹每人2万元,分三年付清;今后的占地补偿款由四姐妹平分。
至此,一起同胞姐妹间的遗产继承纠纷圆满化解。四姐妹相视一笑,重归于好,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