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孩子挺好的,我们也好!”“祝你们生活越来越好!”3月3日,一通关怀电话伴随着欢笑声,回荡在正定县疑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调解员房云静、徐志远在对今年初一次调解工作进行回访。
2024年8月12日上午,徐某某气冲冲走进正定县疑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向调解员房云静、徐志远诉说,7月6日其9岁的女儿在某舞蹈培训机构学跳舞时摔倒,造成右臂肱骨骨折。孩子受伤后他们夫妻俩全程陪同,孩子上学耽误不说,家里经营的熟食店也关门一个月没有收入。她多次找培训机构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却一直没有结果,于是来到疑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求培训机构赔偿7万元。
弄清原委后,调解员与某舞蹈培训机构取得联系。该机构负责人称,女孩受伤后,他们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长,并陪同女孩到医院就诊。他们可以进行赔偿,但要符合法律规定。该机构负责人还承诺支付营养费2000元、护理费1221元,共计3221元。
掌握情况后,调解员把双方叫到一起。徐某某称,他们夫妻俩全程陪护孩子,护理费不能按居民服务业赔偿标准计算;店铺关门一个月,有食品变质、腐烂,损失不少,必须赔偿7万元。该机构负责人则表示,在3221元基础上,可再给付4000元。双方一直谈不拢,调解陷入僵局。调解员转变思路,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别做双方工作。
调解员先对徐某某夫妇进行耐心疏导,提出赔偿要合理合法,赔偿金额也要有依据,他们可以咨询一下专业律师。调解员又劝解培训机构,孩子在成长期,受伤可能对孩子产生身体、心理等多方面影响,要换位思考,理解家长。培训机构负责人表态,可再加1000元,给付5000元。
通过多次调解,徐某某从最初7万元降到5万元、2.5万元、1万元,培训机构则坚持给5000元。调解员经不懈努力,最终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培训机构承担医疗费3221元,再一次性给付女孩家6000元。
历时4个多月的意外伤害纠纷最终在2025年1月调解成功,培训机构当场兑现赔偿金,双方握手言和。
鲍娜军 胡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