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裴利洋)“没想到这笔钱还能要回来,感谢法院这些年没放弃!”近日,在临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内,申请人李某紧握着执行法官的手连声道谢。随着被执行人陈某将最后一笔7.4万元执行款当场交付,一起历时6年的“骨头案”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2019年,李某在给同村村民陈某务工时受伤,经法院判决,陈某须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9万余元。因陈某未履行判决,李某向临城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发现陈某常年在外务工行踪不定,其名下亦无房产、车辆等可供执行财产。面对申请人因伤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陷入困境的现状,执行法官在做好李某情绪疏导工作的同时,一方面为其申报司法救助,解其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坚持“节假必查、线索必追”,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或是收到相关线索,总会雷打不动地前往陈某家中摸排搜查。
2025年初,执行干警通过春节前集中执行行动获取了关键线索,成功将返乡过年的陈某依法拘传。面对执行威慑,陈某当场筹措1.5万元交付,并承诺年后积极履行。执行团队趁热打铁,春节后组织多轮调解,从法理人情入手化解双方积怨,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近日,陈某将凑齐的7.4万元现金带到法院。李某颤抖着清点完钱款后,这起跨越6年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