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丽娜 吴静
清晨六点,59岁的老徐已穿好警服,在镜子前将衣服上的褶皱捋平,仔细将党章别到胸前,像往常一样骑上电动自行车,驶向社区。“做社区民警就像当恒温箱,给群众贴心守护”,老徐就像社区里的“恒温”使者,无论大小事,只要群众找到他,总能满意解决。
老徐名叫徐启鸿,是冀中公安局渤海分局道东派出所社区民警,从警26年,先后6次被评为全局优秀人民警察,12次被评为局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受到个人嘉奖2次。
55岁“改行”当“片儿警”
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派出所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渤海分局实施基层警务改革,建设派出所等5个基层派出所优化整合为道东派出所。徐启鸿作为建设派出所办案骨干合署到道东派出所。
岗位分派时,领导犯了难:科研社区警务室下辖6个居民小区,居民楼71栋、平房6栋、油田企业单位17家,其中还有全局唯一一个省级重点单位,辖区实有人口超过6000人。辖区分散、情况复杂,工作量是其他社区的几倍。
这时,老徐站了出来:“科研社区原在建设派出所辖区,这片儿我熟,这个社区民警我来当!”就这样,55岁的他成了一名管“片儿”民警。
老徐个儿不高,胖乎乎的,见人满脸都是笑,没事儿就带上本子下社区,回来戴上老花镜,埋头把信息一条条录入系统,就像一头勤劳的“老黄牛”,每天不辞辛苦,早出晚归。
一次走访,老徐远远听到楼道里有人在争吵。原来,因楼道间杂物堆放问题,两户邻居产生了矛盾,互不相让,已经吵过好几次。老徐赶紧上前:“楼道里堆放杂物万一着火了咋办!再说远亲不如近邻,为这点小事伤和气值得吗?”安抚好双方情绪,他又帮着一块清理杂物。之后几天,他又跑了四趟,楼道恢复了整洁通畅,两家人也放下成见,他这才放心。
“年轻人儿讲话了,‘真诚’才是必杀技”,老徐笑道。很快群众都知道,辖区来了个说话带东北口音的警察,爱笑,热情,办事儿爽利。一来二去,老徐慢慢走进了群众心里。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陶书记提起徐启鸿这样说:“徐警官特别和蔼,没架子,上次请他给我们讲课,特别痛快就答应了。他每周都来检查,有他给我们护航‘把脉’,我们这儿没发生过任何隐患问题。”
“小微信”里的“大警务”
冬去春来,一年365天,老徐把社区里里外外摸透了。辖区分散,不便开展工作,何不建个微信群?说干就干,老徐将个人微信二维码打印出来,张贴在各个居民楼单元门口、小区大门口显著位置,方便群众联系。老徐的微信好友越加越多,2022年,科研社区微信工作群正式成立。
发展至今,老徐光社区工作微信群就有9个,每个群300至500人。他发动居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管家等入群,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和社区治理共建、共创工作中。他说:“邻里都不认识,更别提坐到一起了。光是管道老化漏水、下水道堵塞等产生的矛盾,解决起来就够头疼。现在有了微信群,方便多了。”
当上“群主”,老徐比以前更忙了。他带着社区网格员每天都在群里“上线”,征求意见建议,发现隐患问题,搜集治安信息,开展反诈宣传……集群众之力,聚群众之智,一些隐患矛盾刚刚“冒头”,就被消灭在萌芽。
去年春节期间,某小区群众田某与王某因卫生间漏水问题发生矛盾。田某在微信群里@了老徐,老徐看到消息后马上回复:“别着急,我马上来。”他私信物业、居委会工作人员,大家收到信息后一块上门做工作。经过一番调解,双方在大家的见证下握手言和。
“刷单就是诈骗坑,陌生链接莫乱点,资金转账要警惕,安全!”这是老徐结合社区实际,自编的反诈顺口溜。他不仅把反诈顺口溜发到微信群里,还通过反诈宣传车在小区里播放。
2024年3月,科研西区微信群里,居民王某在群内聊天时无意透露自己在某平台投资理财。老徐看到后立刻警觉,马上给王某打电话,王某却压根不认为自己是被骗,反而觉得老徐“管得太宽”,让老徐别妨碍他继续“投资”取回本金。
老徐这下急了,骑上车子就往王某家赶。敲开门坐下,他掏出手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给王某掰开揉碎了讲:“你看这操作步骤,和你那一样不?这些都是骗子的手段,知道不?”两个多小时后,经过老徐一番劝解,王某终于相信自己被骗:“徐警官,这两小时给我挽回了20多万元。你放心,我不会再上当了。”
老徐说,微信群就是警务室搭建的一个群众“说话”平台,台子搭好了,“科研枫桥”这台“大戏”才有了亮嗓之地。近年来,科研社区始终保持着“发案少、秩序好”的良好态势。
平凡人生“温暖”人间烟火
还有一年,老徐就要退休了,但老徐身上这股子丝毫不输年轻人的干劲儿,任谁都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快退休的人。
他就像社区里的“活地图”,熟悉社区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居民楼、每一处摊点。辖区商业店铺啥时候又转让了,哪个小区几零几又有人新搬进来了,他都门儿清。
在科研社区,提起徐警官,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会给出不同的评价。接送孩子的家长记得他雨中护学的身影,独居老人念叨他的“爱心午餐”,企业领导点赞他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效率。老徐则把警务室当成了第二个家,群众无论何时找他,他都在。
社区民警刘彩云与老徐共事多年,发现老徐干啥事从不抱怨,啥时候都乐呵呵的,还把工作干得有滋有味儿。向老徐请教工作秘诀,老徐嘿嘿一笑:“在岗一分钟尽责60秒,就得想着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老徐这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于平凡的“老黄牛”精神也慢慢感染着身边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