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0年11月02日
第04版:视点

贡献平安力量 助力老区发展

□ 陈 英

涉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又是全国知名旅游胜地。特别是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更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新时期政法领导干部,必须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平安加油,为发展助力。

以优化环境为主线,在服务发展上要更加主动担当

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是政法工作的永恒主题。政法机关要主动围绕发展需要,紧扣中心工作,有利于发展的要坚决保护,阻碍发展的要坚决清理,切实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要主动把政法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善于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政法工作始终跟着中心工作走;另一方面,要主动对标先进,用宽广的视野谋划工作、提出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纳入决策视野,不断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政法工作的强大动力,紧紧抓住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影响司法公信力、制约政法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司法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以扫黑除恶为牵引,在维护社会安宁上要更加履职尽责

扫黑除恶是中央安排部署的一项严肃政治任务,也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安民之举。今年是扫黑除恶决胜之年,更要一股作气、持续用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积极回应群众期待,严厉打击各类突出刑事犯罪,抓住影响社会安全感、群众满意度的各类案件不放,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犯罪就打击什么犯罪,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

扫黑除恶是一场严肃的斗争,既要靠坚强的党性,也要有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政法机关作为扫黑除恶的“主力军”,要敢于挺身而出,敢于动真碰硬。特别是当前要针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遇到的突出问题紧盯不放,重拳出击,让犯罪分子没有喘息的机会。要切实压实政治责任,增强斗争本领,始终坚持决心不变、责任不变、力度不变,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社会治理创新为突破,在打造平安涉县上更加精准有力

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高县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要提升多元化矛盾化解新机制。巩固提升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为目标的“一委三中心”群众工作新平台建设,真正把各类矛盾稳定在基层、化解在县内。凝聚多方力量,发挥整体优势,巩固提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社会矛盾大调解成效。巩固提升依法治访经验,完善领导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制度,努力打造规范有序的信访新秩序。要着眼重心下移,统筹整合县乡村服务资源,建立覆盖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

要探索现代化社会治理新格局。信息化、法治化、智能化是提升新时期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要聚焦社会治理盲点和痛点,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在社会治理中的强劲活力。

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在锤炼过硬政法队伍上必须更加严格

涉县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政法队伍作为一支准军事化队伍,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努力锤炼一支过硬政法队伍。

要继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知敬畏、守底线、讲政治、敢担当。要通过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切实加强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要健全政法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和实践锻炼机制,鼓励到项目一线和突发现场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和舆论应对能力。

要旗帜鲜明强化担当,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严格落实各项“铁规禁令”,切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政法队伍全方位管理。

政法队伍处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着眼群众需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加快“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按照减负和加速的要求,推出更多接地气、惠民生的改革举措。

(作者系涉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02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4716.html 1 贡献平安力量 助力老区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