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11月12日
第04版:人生

“民生”调解护民生

——记临城县人民法院东镇法庭调解员郑民生

□ 河北法制报记者 王智勇

通讯员 郭世荣

郑民生,是临城县人民法院东镇法庭驻庭调解员。虽然担任调解员到现在也不过4年多时间,然而,郑民生已先后受理案件500余件,调解成功468件,响当当的“民生调解室”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省法院院长卫彦明、时任邢台市委书记王会勇(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多位领导,也为此与其视频连线,了解法庭和诉非衔接工作。

郑民生的桌上多数时间都会摆着半米多高正在调解的卷宗,他说,每本卷都是“警情”,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慎就有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马虎不得。调解工作费心费力费时,有时当事人白天打工不在家,只有晚上才能见到人;有时当事人将自己的怨气撒到调解员身上;有时需多次到现场调解,多次找当事人,那点调解补贴可能还不够“油钱”。但是,这些都不是郑民生干好工作的阻力。

对调解工作的热爱,是郑民生干好调解工作的动力。面对各种困难和一个又一个难题,郑民生始终满怀激情,迎难而上,奋力前行。东羊泉村王某与赵某这对邻居的纠纷已有9年之久,在郑民生调解下,得到妥善解决;因电工操作失误导致火灾,30户群众的玉米苗毁于一旦,郑民生及时为群众要回粮食赔偿款;因房产纠纷,70多岁的老人无人赡养,郑民生及时调解,为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像这样的故事,郑民生能说上几天几夜。

郑民生走村入户查看矛盾纠纷现场,都是自己开车来回跑,没有向镇党委、政府和法庭提出过任何条件,也从未对矛盾化解工作产生懈怠情绪。郑民生这种甘愿为民化解矛盾的“傻子”精神,也为他换来了在群众中的良好口碑。现在,东镇辖区群众对法庭调解工作有种依赖感,在遇到矛盾纠纷时,首先会想到郑民生。几年来,当地群众共给郑民生送来锦旗16面,每一面锦旗后面都有一段是非曲直,每面锦旗背后都承载着老郑的酸甜苦辣,每一面锦旗都满载着群众对老郑的信任和鼓励。“咱不能辜负了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正是秉承这种坚守和责任,郑民生不言放弃,勇往直前。

郑民生在担任东镇法庭调解员的同时,还兼任镇政府信访稳定领导小组成员。几年来,他配合镇党委、政府成功化解了10余起信访案。面对曹某等人多年的拆迁纠纷上访案,他配合有关部门连续奋战20多天,终于在中秋节晚上为此案画上圆满的句号。国庆节期间,郑民生放弃休息,继续努力,于10月4日又成功调解了张某拆迁纠纷案,为全县重大项目顺利建设扫清了障碍。

付出总有回报。郑民生连年被评为临城县法院诉非衔接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荣获临城县政法系统先进个人,2017年获“邢台市人民优秀调解员”称号,2018年被邢台中院评为邢台市诉非衔接工作先进个人。郑民生还多次在市、县调解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邢台市委常委、临城县委书记宋向党专门加了郑民生微信,“要求”老郑随时汇报工作或提出要求。

“如果把法律看作‘刚’,那人民调解就是‘柔’,只有刚柔相济,矛盾才能彻底解决。”在前不久召开的邢台市优秀人民调解员经验分享会上,郑民生这样说。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12 ——记临城县人民法院东镇法庭调解员郑民生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5331.html 1 “民生”调解护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