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0年11月18日
第08版:检察文苑

夜幕下的那抹检察蓝

□ 赵宙

此时此刻,万籁俱寂,更深夜静。检察院办公大楼上依稀亮着泛黄的灯光,那一扇扇窗格里映出的身影正在忙碌着——他的面前案卷铺开,时而凝神,时而深思,思索证据、情节;他们正在讨论案情,审视着一个个复杂的案情,讨论罪名、法条……

检察人之夜,披星戴月。或地处江南、或身在塞北、或晚风袭人、或夜雪打门,有你、有我,检徽下南北同心、忠于职守。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

时间已指向凌晨,窗格里的你,左手压卷,右手握笔,一会儿翻阅卷宗,一会儿点看证据,不时深思,脸上挂满了凝重。

“叮咚……”放在桌上的手机来了一条信息:“老婆,儿子已经睡了,用不用我接你回家?”

“不用,还有几本卷宗没读完,怕是很晚了,别管我,你睡吧!”

回复罢老公,手机又“叮铃铃”响起来,一看竟然是儿子打来的。

“妈妈,你要早点回家!”

“你不是已经睡了吗?怎么又打电话?”你心里有点火,但又控制着情绪压低了声音。

“我在被窝里打的,我好想妈妈!”儿子战战兢兢地回答。

只见你抹了一下眼角的泪滴,下意识地扭过去头,生怕别人瞧见似的。

你试着转换了一下音调,柔声说:“睡吧!好儿子,明天还要上学呢!妈妈做完这边的事,马上就回家。”

“好吧!妈妈,我睡了!”

放下手机,只见你端起面前的浓茶,半杯下肚,又伏案疾书。

今夜,窗外格外闷热。老公在单位值班,二老也已歇下,女儿做完作业,就去了房间睡觉。唯恐打扰他们,睡前她把手机调成震动。

约莫凌晨时分,枕下手机突然震动。她一把抓起,听到手机那头传来:“某小区突发重大案情,需我院提前介入!”

案情就是命令。于是她蹑手蹑脚地来到客厅,轻轻地在茶几上留了一个字条:“老公:我因案即往,看来家里又得烦你操心了,照顾好二老,别忘了接送囡囡。”

“囡囡:听爷爷、奶奶、爸爸的话,好好学习,做好作业,别淘气!”

写完留言,她又轻轻地来到囡囡房间,走到孩子床头,压了压女儿的毛巾被角,然后轻轻地掩门、退出,刚一转身,发现婆婆站在身后,说:“去吧!有我!”

“双节”长假的一个黄昏,他收到了来自省城某大学的一封快递,是一张加盖了公章的成绩单,是小佟寄来的。

小佟,十八岁,省城某大学大一学生。因其母与人发生口角,其背后飞起一脚,致对方腰椎损伤,轻伤二级,军训场上被公安抓获。

第一次提审,小佟就哭着对他说:“检察官叔叔,我好想回大学读书。”

为了不让孩子的希望破灭,他历尽波折,与双方沟通,做小佟工作,督促其家人赔偿,给受害人讲法律,费尽周折。终于,在他的主持下双方签下和解协议,检察院决定对小佟不予起诉。

走出看守所那一刻,小佟向他深躬,哭着说:“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检察官叔叔的希望!”

秋风透窗,几许夜凉。他面对这张成绩单陷入深思,联想当下的青少年因激情犯罪,临门一脚把自己踹进囹圄的,不只有小佟这一个,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毁了他们的一生。

惩治犯罪是检察机关职责,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更显检察官的功力。只见他十指键盘间,荧屏上留下《青少年激情犯罪认罪认罚司法实践思考》。

微信群里通知:“今夜有暴风雪,扶贫工作队队员集合,扶贫点加固蔬菜大棚!”

夜色之下,喷着“检察”的汽车在风驰电掣。因为大棚承载着乡亲脱贫的希望,不能有闪失。大棚是他们扶贫付出的心血,不能东流。

赵叔家大棚缆绳是否结实?钱伯家大棚草苫是否盖严?孙哥家大棚是否失温?李嫂家大棚是否进风?他们就像是在与犯罪分子较劲,先细心测温,抓住证据,再小心求证。

他们把贫困户当亲人,尽心尽责。中秋节,他们带着月饼与被帮扶大哥一起赏月。过年了,他们带着年货与结对的大嫂一起过除夕。选准建大棚脱贫,他们和建档户一起劳作。

帮扶户把他们当儿女,心底喜欢。烦心时,他们来排忧。闹心了,他们给舒解,让帮扶户感到了穷在深山有远亲的幸福。

大棚外,天寒地冻,雪花纷飞。经过一夜的奋战,此时,大棚安全了,在他们疲惫的脸庞上,挂着的都是胜利的笑,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笑。

(作者单位:成安县人民检察院)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18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5679.html 1 夜幕下的那抹检察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