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11月19日
第04版:人生

“行走的法律活宝典”

——记张家口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民警张经龙

图为张经龙在核对案卷。

□ 文/图 田春雷

今年33岁的张经龙,是张家口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民警。别看他年龄不大,名气却不小,自2013年参加法制工作至今,先后考评审核行政刑事案件上万起,参与案件会商、业务指导会、法制培训授课、信访评查等活动百余次。对于基层所队办案民警来说,张经龙就是一部“行走的法律活宝典”。

在同事眼里,他是警队的“学霸”

了解张经龙前,先看一组数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国家司法考试A证、英语六级,张家口市公安局法律顾问成员、张家口市公安局公职律师、张家口市公安局中级教官,被评为全市“优秀公务员”四次、“张家口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获得三等功奖励一次……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都是张经龙参加公安工作后陆续取得的,荣誉背后,是别人看不见的努力和付出。就拿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来说,当时他正在基层所队,平时工作繁重,完成工作后,他就利用办案休息之余学习。回到家中,等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睡了,他还要学习到深夜两三点。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持之以恒的韧劲,使得他顺利考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攻读警务硕士专业。

进入张经龙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桌上堆叠的厚厚一摞法律书籍——《刑法学》《立案证据定罪量刑标准与法律适用》《刑事诉讼法》……随手拾起一本,里面已经勾划标注得满满当当。有的内容旁边,张经龙还密密麻麻注下一段段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电脑旁边还有许多小便签纸,上面记录着各种法条,这是张经龙看书的一个“癖好”——喜欢记录和标记。他总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记忆。

“拿不准了就打个电话”

张经龙的日常工作就是对全市案件质量进行执法监督,认真记录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并及时进行通报整改,将小问题化解在源头。

工作中,张经龙既热情地为办案部门做好法制服务,又秉持对办案民警负责的态度,找出执法漏洞,提出执法建议,来保障案件合法合规办理。

除了上述工作,每天还有许多办案部门来支队找张经龙咨询会商案件。现在,每天咨询张经龙案件的电话就有几十个,一线办案民警们都说,拿不准了就给他打电话。无论有多忙,张经龙都会认真地解答每一个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马上进行研究,及时为办案民警做好释法工作。

2019年给省司法厅报送优秀执法案卷,时间紧任务重,张经龙从21个区县局抽取42起行政案件进行评查,从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针对每一起案件列出整改提纲,让办案单位进行改正,并总结案卷中存在的重点和突出问题进行执法培训。整改完成后,他筛选出的10本案卷被上报给司法厅。最终,张家口市共有7本案卷被评为河北省优秀行政执法案卷,其中市公安局就有5本案卷。

“运动达人”

在同事眼里,张经龙是“精力派”,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游泳、健身、打羽毛球,最近开始骑行上下班。有时同事开玩笑,说他是不是有“受虐”倾向,他笑着说他是为了保持持续的战斗能力。

除了看书、运动,平常爱上网的张经龙,最关注的就是社会热点中涉及“民警执法和涉警舆情”等内容。对此,张经龙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见解,也经常参与网民互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理性看法。一位派出所所长和张经龙接触后,很有感触地说:“张经龙有思想,有态度,是个满满正能量的年轻人。”

学霸、正能量、热心肠、运动达人……贴在张经龙身上的标签有很多。在笔墨书卷和执刃握剑间穿梭平衡,在法律理论和办案实践中提炼升华,奔跑逐梦的人生路上,张经龙始终带着入警时的炽热初心,不忘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一路收获,一路芳香。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0-11-19 ——记张家口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民警张经龙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15784.html 1 “行走的法律活宝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