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吴杰
初次见到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李彬,人们很难将她和检察官平日里的严肃联系在一起,可她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24年。科班出身、经验丰富、细致周到、勤奋踏实……这些优秀的工作特质配上她温婉、细腻的性格,让她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演绎出了别样的风采。
用法有情 ,她是阳光下的“引路人”
法律是冷冰冰的,但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和保护,李彬把司法工作做到了有温度、带感情。她要求自己在办理每一个案件时,都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热心、多一点细心。因为在李彬心中,每一个案子都是一个孩子的未来,连着几个家庭的幸福,也关乎社会的稳定。
今年上半年,有一场特殊的不起诉案件宣告仪式,李彬是这起案件的主办检察官。由于疫情的特殊性,附条件不起诉宣告工作不能像平日一样按程序进行,但考验期满的不起诉宣告,对于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来说,则是莫大的期盼。为此,为了这份仪式感,李彬想到了利用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宣告。于是,在丰南检察院的未检工作室,她利用网络视频,邀请了案件的侦查人员、辩护人和社工组织代表,以现场连线的方式完成了宣告。
对症下药, 她是心灵的“重塑师”
近年来,李彬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涉轻罪刑事案件中,有5案5人被依法相对不起诉,5案8人被依法作附条件不起诉,并顺利通过考察期,最终被不起诉。这其中,就有唐山市首例附条件不起诉和首例分案附条件不起诉案例。
在办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李彬都会在考察期内定期与孩子、家长谈心,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她认为,在刑事案件中,每一名涉罪未成年人及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心灵上均受到较大创伤。如何让这些涉罪的未成年人尽快走出犯罪阴影、重塑生活信心,如何为遭受侵害的孩子消除心理上的不良影响,都是未检工作一项新任务。为此,她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了心理咨询课程,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尝试把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办案过程中。
李彬会根据不同案件的特质,分别运用沙盘治疗、绘画心理咨询等多种专业方式,与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进行沟通,找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症结,并对症下药。同时,对被侵害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显著。如今,那些涉罪的孩子均已复学或找到工作,那些被侵害的孩子生活也归于平静。
润物无声,她是护航成长的“及时雨”
从一个大家眼里的坏孩子,变成一个懂得感恩、知晓责任的好孩子,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缘于李彬润物无声的感化。
刚满16周岁的舒某涉及一起电信诈骗案,在审查批捕环节,李彬通过心理测评发现其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亲情关系较差。她及时与舒某家人进行沟通,在其指导下,舒某的姐姐频频给舒某写信,以此表达亲情并向其传输正确的价值观。等到了审查起诉环节,舒某有了很大改变,主动如实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并劝母亲保重身体,不要为自己担心。最后,舒某表示认罪认罚,并诚恳地表示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
未检是阳光下有爱的工作,为唤醒迷途的“羔羊”、播撒法治的种子、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李彬表示,她会依旧前行,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