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法制报记者 张志青
通讯员 冯仓福
“妻子现在回家了,儿子也去上学了,感谢您半个月来的悉心调解,帮我保住了这个家。”11月10日,晋州市总十庄镇司法所所长雷敬桥接到辖区陈某的电话,电话那头,陈某的高兴劲儿溢于言表。
原来,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陈某打电话给雷敬桥,告诉她妻子搬出去不回家了,儿子也不上学,整天反锁门玩手机游戏,这个家实在不知怎么过了。听着电话那头焦急而又无奈的诉说,雷敬桥边安慰他边寻找原因琢磨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雷敬桥就来到陈某家,了解事情的原委。原来,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陈某上初一的儿子在家上网课,由于自制力差不认真听课,抄袭作业上交以应付老师,常常玩手机游戏。妻子赵某为此时常训斥孩子,结果母子俩形成冷战,互不理睬。陈某给孩子做了大量工作,后来把孩子带到老家住了4个月,其间妻子没回去探望过。暑假期间,他把孩子哄回家,想乘机缓和母子关系,开学后让儿子好去上学,可没料到俩人不但关系没缓和,家中整天弥漫着争吵的烟火气。
这样一来,孩子更任性了,连父亲也不理了。妻子责怪丈夫没把儿子管教好,说俩人合伙欺骗了她,一气之下,索性回娘家住了,虽然陈某三番五次地找亲戚做工作也无济于事。到了开学时间,儿子也不去上学了。陈某感觉精神要崩溃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初步了解情况后,雷敬桥又找到了赵某,了解到她内心的想法:为孩子学习发急,为丈夫百般顺从孩子、纵容孩子,乃至孩子现在不去上学而生气。
通过对双方的了解,雷敬桥明白了夫妻之间矛盾的症结在于缺乏沟通,于是,他首先做赵某的工作,指出她身为孩子的母亲,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不找孩子厌学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批评抱怨,这种关心孩子的方式是错误的,自己不及时反思该如何教育孩子将心思放到学习上,反而直接离家,把孩子推给丈夫不闻不问……赵某听后,哑口无言,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理顺了赵某的思路,雷敬桥又找到陈某,指出他在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你把孩子带回老家,为了孩子的上课学习,出发点是正确的,但孩子每天的上课情况你不了解,每天的作业你不检查,不与老师沟通,你怎么掌握他的学习情况呢……连续的提问,让陈某无言以对。
经过多次反复的调解,雷敬桥终于把夫妻二人召集到司法所,明确指出,无论家庭问题还是孩子现状,他们二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家庭经营得好坏,关系和谐状况,离不开夫妻二人的沟通。作为母亲,应先从关心孩子的生活着手,了解孩子需要的,弥补孩子的心理缺失,与丈夫配合好,不要过于固执,一味地对孩子提要求。学习是成长过程,不光孩子要进步,家长也要进步。作为父亲,要坚强起来,把这个家支撑起来,遇事与妻子商量,共同承担,不要走死脑筋,慢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夫妻二人听了雷敬桥的话,明白了各自的缺点,同时表示,以后有事夫妻先沟通商量,保持积极态度,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经过半个月的调解,赵某搬回家了,俩人带孩子去外地玩了两天。其间,通过沟通交流,孩子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一家三口重新其乐融融。回来后,孩子也正常去上学了,曾经硝烟弥漫的家庭,又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