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03月05日
第08版:法官天地

《东小口》的那束光

□ 尹美玉

《东小口》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东小口法庭的工作日常。由于东小口人口众多,有着“亚洲最大的社区”之称,因此法庭的案件数量多得吓人。有多吓人呢?法庭共6名办案法官,年中即便每个月每人平均结案25件,办案系统里每名法官名下尚留存130件左右的案件未审结。同样是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员,他们承受的这份艰辛和压力,是我所不能想象的。

工作方式是为工作量服务的,在高强度的压力下,东小口法庭的法官们把法庭经营成了“夜间法庭”。

他们为了高效送达,安排了夜间送达;他们为了提高当事人的应诉率,选择了夜间庭审;他们为了践行便民的宗旨,把庭审开到了当事人家里的客厅;他们为了当事人早日拿到裁判文书,白天开庭,晚上熬夜撰写文书,使整个东小口法庭灯火通明。这些正是“夜间法庭”的由来,也是“夜间法庭”的真实写照,是东小口法庭所有工作人员的常态。

这部纪录片分上下两集,总时长50分钟,客观真实地呈现了这个法庭里的法官日常。没有脚本,没有华丽的妆容,更没有经过彩排的对手戏,有的是辗转在办公室、审判庭、送达路上的调解、庭审和一次次地直面当事人。纪录片还原了“一天下来,仿佛法袍长在了身上”的那句调侃,也展现了法院人的担当和使命。

华灯初上时,他们踏上了夜间送达的路;万家灯火时,他们在电脑前负责任地敲下一字一句,只为守护心中的那一束法律之光,让它照进更多人的生活。

至于在工作之外的生活里,更多的是“我不能护你周全”的小无奈。

张传京的妻子待产的时候,他总盘算着如果医生方便,将妻子的产检时间安排在周一就完美了,因为他所在的团队每周一不安排庭审,只处理程序性事务。到孩子出生,他依然在忙碌。因为年底结案压力空前大,为了给他创造良好的加班环境,妻子和两个月大的儿子“被迫”回了山东老家。作为父亲的他,隔着屏幕看儿子时一脸宠溺,连脸上都发着光。可即便再难以割舍,父亲的角色也不得不为法官的身份让步。

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陆婧负责接送儿子上下幼儿园,放学时接孩子迟到已成了常态。她何尝不想兑现早晨对孩子的“早点来接”的承诺,只是一旦选择了法院的工作,便注定不能做一个“准时妈妈”。孩子即使哭诉,也无法改变放学后陪妈妈加班的现状。所以,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在妈妈的办公区转圈玩,而妈妈的眼光被案卷吸引,很少在小小的他身上停留。

他们投进夜色,把光聚焦给了当事人,只有那泛红的眼角淌下的泪光,述说着对家人的愧疚。

这部短短50分钟的纪录片,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有共鸣,有触动,更多的是自愧不如,因为自己没有他们对这份职业爱得炽热,没有他们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担当,更没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胸怀,反而工作满五年后职业的倦怠感还偶有作祟。如今,看着镜头下东小口的同行们,他们执着的身影、坚毅的目光给了我继续下一个五年征程的能量。

(作者单位: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1-03-05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20044.html 1 《东小口》的那束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