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1年03月18日
第04版:人生

真情帮扶 筑梦乡村

——记隆化县委政法委驻小甸子村第一书记陈建桥

□ 河北法制报记者 王絮冬

走进隆化县郭家屯镇小甸子村,只见道路两旁树木成行,村居民房整齐划一,水泥路、柏油路干净平整,通到每家每户,农家小院清洁整齐、窗明几净。省内第二大河——滦河从村南静静流过,在村文化广场,四周的文明墙上绘刻有24孝图等传统故事,村民们在休闲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熏陶……

小甸子村坐落在郭家屯镇西北方,曾是这个镇有名的贫困村,无区位、资源、产业优势,脱贫任务重、难度大。老百姓说,近6年来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隆化县委政法委驻小甸子村第一书记陈建桥的辛劳付出。

全身心投入工作

2016年,33岁的陈建桥随着单位扶贫工作队来到了县委政法委帮扶的责任村——郭家屯镇小甸子村。那时的小甸子村是个经济薄弱、组织涣散、信访不断的落后村。要改变村当时的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陈建桥把建强党支部作为政治任务,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当好参谋助手,协同推进选举,顺利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人兼,新一届村班子成员在年龄、学识、能力等方面得到优化。特别是创新村级办事流程,明确“两委”成员分工,实行坐班值班制度。定期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村内重大事务。只有快速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凝聚民心。

小甸子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当地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种植单一、技术落后,增收乏力。扶贫脱贫关键在增收,根本在发展产业。凭着年轻人的热情干劲,陈建桥全身心投入工作,与村“两委”一同谋思路、想办法,曾经一周到有关部门咨询3次、在村里召开座谈会4次,磨破了嘴、跑细了腿,最终求到了真经、找到了出路。在肉牛产业上,采取直进小区养牛、能人承包等形式,创建养牛帮带小区3个,并通过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流转“获租金”,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在光伏产业上,建村级光伏电站一处,安装分布式光伏29户;从“小而精”入手,设立小产业带动基金,对中草药种植、养猪等规模小、有效益的家庭产业予以扶持。借势“协同发展”,打造“科研转化”平台,与北京畜牧兽医学会“联姻”,引入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油鸡养殖,拓宽增收渠道。

为百姓办实事

陈建桥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在他眼里,钱可以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为全村百姓办实事,他就舍得花钱。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陈建桥带领村班子狠下决心,重拳出击。完成了坎子沟、小甸子两座主干道桥梁建设,修筑防洪堤坝1500延长米;安装路灯165盏,整理残垣断壁1050延长米,新建公厕2所,农户改厕162户。新建成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服务大厅、农村书屋、养老服务中心、扶贫工厂等民生项目,新建1500平方米文化广场。环境美了,村民精神面貌也改观了,心气顺了,人心更齐,凝聚力更强,党支部战斗堡垒更加坚固。

“为官避事平生耻”,陈建桥一直把这句格言铭记于心。在驻村扶贫过程中,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认可。为了“学有所教”,他转变观念,紧盯企业,争取资助,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小学足球场;为了“病有所医”,他在推进健康扶贫的同时,采取“两线作战”方式,全力争取资金,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处;为了“住有所居”,他组织成立质量监察小组,经常深入安居工程现场,了解情况、督促进度,确保了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为了“弱有所助”,他自愿当起了残疾人评定代办员,有时自己掏腰包来帮扶特困老人。

小甸子村有了巨大改变,陈建桥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2016年开始,每年他都被评为县级“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被评为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6年的磨砺,陈建桥已然成为一位年轻“老支书”,未来,他还将继续带领村民,一路奔小康。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1-03-18 ——记隆化县委政法委驻小甸子村第一书记陈建桥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20572.html 1 真情帮扶 筑梦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