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报讯 (刘安宇)“滕法官,实在是太感谢了,在你的帮助下,我的欠款终于要回来了!”3月20日,当事人刘某感激地握着黄骅市人民法院羊二庄法庭法官滕奉朝的手说。
2018年上半年,被告任某因承揽某工程,向原告刘某处采购土方材料未付款,加运费共拖欠刘某122万余元。刘某多次催要,任某于2019年7月30日写了一张欠条。刘某以为拿到欠条就可以安心了,没想到任某突然消失,无奈诉至黄骅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滕奉朝第一时间拨打被告任某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给被告的家庭住址与户籍地分别进行邮寄送达,回执显示未联系上收件人。既然电话、邮寄送达都未成功,法官便进行实地走访,以便后续进行公告送达。
送达那日,正值大雾,能见度不到百米,送达车辆按导航小心翼翼行驶了2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经过挨家挨户询问,他们终于找到了任某家。家中只有任某的老父亲,任某长期没有回家,他也没有任某的联系方式。
法官没有放弃,一边安排公告送达,一边查询涉及任某的其他案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其他关联的案件中,法官找到了任某的另一个联系方式。法官拨打电话,居然接通了。“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号码的?”被告任某很疑惑。原来,任某此时正在新疆,因外欠债务繁多,此电话号码少有人知道。
法官向任某说明案件的具体情况,任某对案件款表示认可,但提及什么时候还款便支支吾吾。法官向任某耐心劝说:“你向原告出具的欠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且你自己也承认欠款,所以你这样躲着不是办法。知道你可能资金紧张,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不如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我努力为你们双方制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被告任某说自己在新疆暂时回不去,无法进行调解,也无法签署协议。法官告知可以运用互联网调解系统,双方通过手机视频就可以进行调解、签字。电话那头一阵沉默,法官接着从法理的角度进行反复劝说。终于,任某同意进行调解。
3月17日,双方在黄骅法院的主持下,通过互联网达成了统一的调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