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1年04月06日
第04版:文化

风筝高飞勿断线

放风筝 新华社发 元六六 作

□ 阿声

春天来临,广场上的风筝恣意飘扬。

我跟孩子扯着丝线,一边不停地放线,一边仰望着风筝,两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欢愉的表情。

风筝轻柔地在空中飞舞着,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向下,就像一只翻飞的燕子,在晚霞的照耀下,似美丽非凡的“花仙子”,格外漂亮。

我们尽量放着长线让风筝越飞越高,许是我用力过猛的缘故,许是想纵情释放冲动的激情而忘记了放飞要领,突然“叭”的一声,丝线断了。风筝从半空中摇摇晃晃滑落,又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就像一只折翅大鸟,“啪”的一声摔到地上。

风筝摔破了,孩子哭了,也让我陷入深思。

这次放飞失败的经历,让我觉悟到艺术家就像是漂亮的风筝,众人仰望,名利加身,百态千姿;而文脉传承则是那条放飞风筝的丝线,默默付出,毫无怨言。两者相依相偎,不可割裂,如果割裂,则应了先辈那句老话:断线的风筝——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也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发“飘”,自我膨胀而忘乎所以,结果乐极生悲,飞得越高摔得越重。

不让风筝断线,艺术家对民族艺术,无论是书画还是音乐舞蹈,都要分清楚艺术的常量与变量,既求“技”又重“艺”,既不能一味地临摹和模仿,也不能摈弃传统奢谈所谓的创新,而应该让自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师其心而不学其迹,习他法为吾法,汲取先辈的优秀成果,跨越前人的探索阶段,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提升,保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具备包融今古的艺术风度,传承民族的血液和基因。

不让风筝断线,就要深刻理解“拿来主义”“批判地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等等,既不能是“传统”的当下翻版,也不能“削足适履”割断历史做横向移植;既不能是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也不能照单全收“言必称希腊”。科学地确立艺术的评判标准,坚持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心胸,与优秀艺术形式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融合成自己的血和肉。

不让风筝断线,要传承文化审美的“雅正”精神,要求艺术家“行得正坐得端”,“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等,做好坚实的骨架,讲究心气合一,疾徐有度,放得开又止得住,以求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才可以在空中翩若惊鸿、收放自如,以真性情传真艺术,在兼收并蓄中给民族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艺术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向现代化形式演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言,“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所以,放飞艺术的风筝,一头连着传统文化,一头飞向当代世界的晴空;一头连着民族的文化信仰,一头连着艺术家的志趣。任你是龙凤,或者是麻雀燕子,线有多长飞得多高多远,只要始终保持风筝不断线,就能接地气、聚灵气、冒仙气。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1-04-06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21490.html 1 风筝高飞勿断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