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1年04月26日
第01版:一版

“救火队长”

——记石家庄监狱二十七监区监区长侯国

图为侯国在血液透析中心了解运行情况。 (资料图片)

□ 河北法制报记者 张乔

石家庄监狱二十七监区(对外称石家庄监狱医院)监区长侯国很忙。建成全省监狱系统唯一的五星级规范化医院、唯一的血液透析中心,他只用了两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与同事仅用三天时间就编辑了近10万字的医学防控手册、防疫手册;每年与服刑人员谈话不下百余次,会见其家属不少于30次。石家庄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刘建华这样评价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作风过硬,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硬骨头”要啃,监狱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准是他。因此,他有个响当当的外号——“救火队长”。

对症下药进行教育改造,让服刑人员鼓起热爱生命重新做人的勇气

“世上无难事,只怕侯监区长。”监狱干警这样形容侯国。的确,不论多么难以改造的服刑人员,到了侯国这儿,都能“迎刃而解”。

最高法新的减刑、假释规定出台后,由于政策收紧,部分服刑人员因被限制减刑而思想波动较大,甚至出现消极情绪,抗拒改造,魏某就是其中一个。

魏某因家庭矛盾,将妻子和岳母杀死后潜逃,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刚开始入监时,魏某为保住一条命,改造积极肯干。最高法新的减刑、假释规定出台后,魏某属于限制减刑人员,其改造热情顿时全无,开始装病甚至声称要自杀。

对此,侯国没有单纯地批评教育,而是找来魏某的案卷翻阅,并在接见日见到了魏某儿子魏某某。魏某某称,当时母亲遇害父亲被抓时,他年龄尚小。考虑到父亲被判处死刑他就会成为孤儿,其他亲人就让他签订了刑事谅解书。法院从人道角度出发,判处了父亲死缓。

紧接着,侯国告诉魏某某其父亲近期的表现,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他希望魏某某配合监狱,做好魏某的思想工作。魏某某劝说魏某:“儿子的成长你已缺席,希望孙子的成长你能看到。好好改造,早点出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儿子的话让魏某愧疚落泪,也唤起了他对生命的眷恋。从此,魏某积极投入到改造中。

邢某是个典型的“头难剃”。因为不服判决,他曾22年拒不认罪、3次调狱、13次严管、3次被关禁闭。2018年调入二十七监区后,其不服从管理,拒不认罪,改造消极,严重影响其他服刑人员的改造情绪。侯国认真翻阅了邢某档案,久久不能理解症结究竟在哪里。随后,他利用一周时间,每天和邢某聊天谈话,由案件谈到家庭、由改造谈到生活。谈话中邢某几次哽咽,称自己唯一担心的就是年过八旬的老父亲,他最怕的是不能为父亲送终。侯国说:“父亲一直在等你出去。只有踏实改造,早点出去,才能在父亲床前尽孝啊。”一句话戳中了邢某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写下认罪悔罪书,投入到正常改造中。

紧盯医疗安全解决“三难”,让患病服刑人员和家属心服口服不再闹气

患病服刑人员难管理、难教育、难改造,是监狱工作的“三难”。侯国主动介入,首先从思想工作开始,消除患病服刑人员思想顾虑,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看到新生的希望。

(下转第2版)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0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10114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1-04-26 ——记石家庄监狱二十七监区监区长侯国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22499.html 1 “救火队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