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
第08版:文化

那些未曾谋面的良师益友

个人简介 冯毅,曾在东光县委办公室、沧州日报社工作,2016年到沧州市新华区检察院办公室帮助工作。

□ 冯毅

2016年我到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后开始接触《河北法制报》。她的版面大气美观,内容丰富,令我敬慕。由此,我经常读这张报纸,并开始为她写稿。

当时,我们院抽调了三名干警在沧州市区最南端的张家坟村驻村,帮助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我认为这个题材不错,便进行了电话采访,并于第二天写成了稿子。在网上搜索后,找到了报社驻沧州记者陈兆扬的联系方式,把稿子发了过去。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兆扬同志的电话。素昧平生的他先是对我进行了鼓励,随后告诉我,稿子题材不错,但略感空洞,主要是缺乏工作实绩,希望我能充实。

诚如兆扬同志所言。我的稿子中用很大篇幅写了驻村干警们如何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如何带病坚持工作,如何克服家庭困难坚守岗位,但做了哪些工作很少提及。

于是,我驱车前往张家坟村实地采访。这一次,我不仅与驻村干警们进行交流,还与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并实地查看了村里的街道和农田。半天的采访,收获满满。随后,我根据再次采访获取的材料,对稿件做了充实。补充了干警们帮助该村拆危改厕、清运垃圾、美化亮化村街、改造村民饮水等内容。稿子一下子丰满了许多。传给兆扬同志后,稿子很快就见报了。不久,另外两家媒体也转发了这篇稿件。不得不说的是,因种种原因,我到现在还没有见过陈兆扬同志本人。但这样的良师益友你能忘得了吗?

后来,随着给《河北法制报》写稿越来越多,我又逐渐通过网络和电话“结识”了报社的孙继增、任俊颖等同志。他们或通过修改稿件、或提示宣传报道重点、或提醒写稿中应注意的事项,对我进行悉心指导,使我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能够经常有稿件见诸报端。可惜的是,报社的这些同志到沧州采访都是来去匆匆,而我又没有机会赴省城,所以,至今我与他们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你能说他们不是我的良师益友吗?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深!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有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有甘为人梯的高尚风格,这就是《河北法制报》报人的风采!有这样一支过硬的采编队伍,我相信,《河北法制报》会越办越好,辉煌永续!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1-05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66231.html 1 那些未曾谋面的良师益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