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报讯 (记者 任俊颖)1月1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发挥财政职能 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和人居环境改善,着力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民生活品质逐步提升。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省财政厅每年安排省级资金19亿元,通过奖补方式支持和引导市县开展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道路硬化和村容村貌提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87个县完成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198个,布局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美乡村示范区50个。支持改善农村住房饮水条件。2021-2023年,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1亿元,推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4.4万户。多渠道筹措资金319亿元,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惠及农村人口累计达到2887万人。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近三年落实省以上资金41.7亿元,对“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奖补,支持建设村内公益项目近2万个。特别是去年,将单个项目的奖补上限提高到200万元,解决了一批农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有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2021年以来,共筹集省以上资金51.7亿元,支持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完善安全防护设施,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