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丽娟 刘黎明
河北法制报记者 陈兆扬
日前,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带着善意和温情,成功执结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受到申请人和被执行人一致称赞。
案中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和被执行人徐某同为孟村某街道村民。徐某是一名中巴车驾驶员,在2014年的某天因疏于观察将等车的李某撞伤。后经孟村法院调解,李某和徐某达成调解协议,由徐某赔偿李某8.365万元。
2015年,因徐某只赔付了1万元,未能全部履行还款义务,李某向孟村法院申请执行。而此时,徐某已失去联系,不知所终。在其后的8年时间里,法院执行法官吴玉超虽通过多种方式查人找财产,但案件一直未能得到全部执结。
2023年12月21日,吴玉超再次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徐某财产进行查询时,意外发现徐某名下一个银行账户里刚刚存入一笔9万元的定期存款。
徐某尘封了多年的银行账户里怎么突然有了9万元?吴玉超欣喜之余,不免在脑海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决定找到徐某,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
经多方查找,吴玉超终于找到了徐某的联系方式,但拨通之后,电话那头的声音却是浑浊而又含糊,以致吴玉超无法准确理解徐某表达的意思。吴玉超顿感其间必有隐情,于是决定尽快赶到徐某住处,一探究竟。
第二天,吴玉超来到徐某家中,看到的竟然是一个佝偻瘦小的老人。徐某穿着破旧的衣服,正有气无力地瘫坐在轮椅上。
原来,徐某6年前连续遭受两次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颈椎骨折,最后高位截瘫,构成重度伤残,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徐某现在的身份,既是此案的被执行人,也是其他案件的申请执行人。
在此之前,徐某病情出现恶化,家里的亲戚朋友凑了些钱给其治病。之后,徐某就把剩余的9万元存了个定期,以备不时之需。得知吴玉超来执行案件,徐某称自己现在也是申请执行人,深知执行的艰辛与不易,表示会配合法院解决好,这样也能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
见到徐某在如此困境之下答应给付赔偿款,吴玉超立即将这些情况反馈给李某。得知徐某现状后,李某对徐某的遭遇也深表同情,并表示愿意和解执行。
随后,在吴玉超反复沟通下,李某和徐某双方最终协商以5.5万元结案,徐某让家人凑齐了全部案款。当吴玉超赶到李某家中,将5.5万元赔偿款交到李某手中时,李某高兴得无以言表,连声向吴玉超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