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4年01月25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一键呼叫 有需必应

——围场法院半截塔法庭科技赋能提升诉源治理效能

□ 河北法制报记者 王絮冬

“法官,太感谢了,都快一年了,他撞了我一直没给我医药费,谢谢你们,终于帮我要回来了……”1月19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半截塔人民法庭与燕格柏乡司法所再次联动,诉前调解了一起追偿权纠纷,被告张某某当场履行义务,及时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李某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案结事了,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称赞。

半截塔法庭辖11个乡镇、两个场区79个行政村,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系以满、蒙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是我省管辖面积最大的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地广人稀的特点,近年来,半截塔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视频IP电话系统,推行“庭所联建”机制,同时利用“三个一”(一村一法官、一校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数据中心,建设了“信息化统管平台+IP远程可视电话+电子法官工作日志”模式,打破地域局限,整合了县域司法力量,真正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切实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推动了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接诉即办 ”

及时便捷满足民众需求

“我打电话之前都不敢相信,一个电话就能直接管我这事?结果没想到,真的有法官回复我,帮我解决问题!”半截塔镇要路沟村的刘大娘激动地说道。

为让民意诉求表达更为畅通,及时便捷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半截塔法庭运用接诉即办、在线立案等多种手段,在辖内11个司法所、3个公安派出所、2个法官工作室及1个市场监督管理分局,都安装了视频IP电话系统,真正实现了“群众呼叫,法官见面,有需必应、及时连线”的高效对接模式。老百姓只需前往所在村部,通过可视电话与法庭指挥中心联络,通过信息化平台就能直接解决矛盾纠纷,并接受法律救助。

构建数据中心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为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着力实现少讼、无讼,半截塔法庭积极推进“三个一”数据中心建设,通过“信息化统管平台+IP远程可视电话+电子法官工作日志”模式,实质性提升法官工作效率和社会治理水平。

“‘三个一’数据中心的运作体现在建设一体化网络统管平台,将各项制度和数据全面纳入平台,就有了现在的规范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在配备了电子办公本的包联法官的指导下,法官们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电子工作日志,再上传至数据中心,通过不断进行监测和数据统计,来实现工作绩效评估、信息公示和量化考核等管理措施。同时,依托电子工作日志和智能大数据平台,还能够分析辖区内一些主要的矛盾纠纷,为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助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半截塔法庭庭长敖楠介绍道,该举措不仅使得数据中心能够自主接收并受理群众的矛盾纠纷自报自查,还能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庭所联建

合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2009年,张某向姐姐借款6000元。之后,姐姐向张某索要借款多年无果,导致双方积怨较深,并于2023年产生肢体冲突。双方报警后,半截塔法庭接围场公安局半截塔派出所的请求,立即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调解工作。经多方协调疏导,最终让张某偿还了多年的欠款,促成姐弟俩和解,再续亲情。

像这样的联动办案还有很多。为满足老百姓多层次解纷需求,最大限度集成解纷资源,切实降低群众解决争议成本,半截塔法庭与辖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多个部门紧密协作,庭所联建,开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把大量矛盾纠纷吸附于基层,化解在诉前,绘就出了诉源治理的新“枫景”。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1-25 ——围场法院半截塔法庭科技赋能提升诉源治理效能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67003.html 1 一键呼叫 有需必应 /enpproperty-->